-
85247
14:05
在我科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中,其中一些是在日常生活或体育锻炼中发生的,笔者剪辑一些病例展示给大家,以供警醒。 这些患者中有的是在跳水时未搞清水深水浅的情况下一头扎下,结果造成了四肢瘫,也有患者是滑雪时不慎失去重心翻滚之后出现了神经损伤。这部分患者多是由于 运动中外伤导致脊柱发生骨折或脱位,压迫了脊髓,从而造成了脊髓损伤。这提示我们在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场地勘察,莫要轻易尝试一些极限运动,以免 发生损伤。 前两年科里曾收治过几名年轻的小伙子,有的是在练习立定跳远时,有的是在军队跳跃训练中,有的是从不高的台阶上跳下,也有的是与朋友打闹时自沙发翻过,就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症状。近期收治一位病人,是在抽陀螺时扭了一下腰,就出现了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入院查体为胸11脊髓损伤A级(完全性)。 此类患者最终诊断有的是脊髓炎,有的是脊髓血管畸形,也有的最终也未能得出明确诊断。脊髓炎患者中部分存在一些先趋症状,如损伤前一周曾有过感冒或发烧。 如果此时加强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就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脊髓血管畸形属先天性病变,防不胜防,但发病过程中常伴有较为剧烈的活动,因而运动还是适量为 好。 病人中有一些4-15岁的小患者最为令人痛心。这些患者以女孩居多,相当一些是在舞蹈训练中进行下腰动作时突发或稍后出现截瘫。就此类患者的发病原因目前 我科仍在研究当中,初步发现可能与腰背部脊柱过度屈伸造成局部脊髓血液供应障碍有关。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中国父母而言,切忌这可是追悔莫及的惨痛教 训,莫要为了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毁了孩子的一生! 总体而言,这些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的是: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应认真对待、量力而行,切莫一时兴起、悔之晚矣!
-
85246
14:03
笔者前些时收治的胸椎骨折五个月未愈合的患者还存在一个特殊情况:伴有银屑病。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 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该患者查体可见四肢及躯干部可见大量大小不等红色斑片,表面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追问患者病史,十余年前开始发病,当地医院诊断 为季节性皮炎,后久治不愈,3年前被诊断为“银屑病”,对症治疗后可暂时性缓解。另外患者还诉时有关节疼痛,手指已有变形,曾被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患者的“牛皮癣”与“风湿性关节炎”实为同一个病——“关节性银屑病”。该病患者除银屑病损害外,还可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关 节症状与皮肤症状同时加重或减轻。病变可侵犯大小关节,但以手、腕及足等小关节,特别是指跖末端关节多见。部分病例X线检查可有类风湿关节炎改变,但类风 湿因子检查阴性。 诊断明确后患者的治疗却也小有波折。根据患者病情,我们计划为其实施经皮穿刺椎体成型微创手术治疗,但首先手术消毒就是一个大问题。常规成人脊柱手术要用 碘酒和酒精消毒术区皮肤,但银屑病患者皮肤应用此类刺激性药品时很有可能会加重皮肤症状。另外,患者骨折节段背部皮肤存在皮疹,大大加剧了感染的风险。经 过详细询问,得知患者曾用酒精局部消毒,皮肤无明显变化,因此最终我们决定应用碘伏+酒精的消毒方式。手术穿刺点我们选择了皮肤条件相对较好的一侧单点穿 刺注入骨水泥。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通过对该患者的诊治更明确了我对于患者应当进行“整体治疗”的理念,即对于患者不能“对病治病”,要多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病史,详细进行查体,明确诊 断,再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设计,并根据变化情况随时调整。这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完全的救治、取得满意的的疗效。
-
85224
14:30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关节外科在张洪教授的领导下开展了大量的人工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术与翻修术,以及以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为代表的成人髋关节畸形与疾病的保髋治疗手术,手术技术与治疗效果均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重视教学工作,注重进修医生的基础知识,手术技术与围手术期管理的相关培训,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关节外科将常年招收保髋治疗进修生1-2名,人工关节进修生3-4名。为期6-12个月。 时间:每年1月底与7月底以前接受报名。进修生在学习期间按照医院进修生管理规定管理,参加进修生考核、值班;指导高质量论文写作和发表。 学员要求:①大学本科以上学历;②主治医师以上;③参加临床骨科工作和/或关节外科5年以上;④学习班学费为每位学员2000元/半年,食宿自理或听从医院安排(1800元/半年)。欢迎有志于投身保髋治疗与人工关节置换术专业的医生前来进修学习,与我们一起为我国关节外科的宏伟大业做出贡献。 授课内容: 保髋手术进修内容:髋关节发育不良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PAO)、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股骨近端截骨技术(PFO);髋关节直接造影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保髋手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血液管理、康复锻炼;其它保髋新技术。 人工关节进修内容:初次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基础理论、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疼痛管理与血液管理;功能评价;并发症的处理。复杂的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 报名者请向程楠楠秘书(联系电话: (010) 66848814,13260298512)索取“进修医生报名表”,完成填写相应内容与单位证明一并回寄至: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医院骨一科 程楠楠 收。邮编: 100048。
-
85169
10:35
“强化医生的医德和责任心,挂在嘴边说一万遍,也不如尽快落实形成可判断、可检验的具体制度、法规。作为具体制度之一,卫生行政部门对属地注册执业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必须尽快落实,对于医德存在瑕疵的医生必须建立“黑名单”,以引起广大医疗机构和患者的注意。” 中国医师协会相关负责人近日对媒体表示,受国家卫计委委托,该协会已正式启动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在两年一次的考核中,因医德医风问题未通过考核的医生将被列入黑名单。在公示考核结果的同时,医生未通过的原因也有望对社会公示。” 从葛兰素史克、法国赛诺菲等跨国医药巨头在华的行贿案件,到陕西富平医生的贩婴案,近期,一系列与医院、医生相关的丑闻,让医者本应神圣的形象严重受损。尤其是发生在陕西的贩婴案,头顶着救死扶伤光环的医生,却在利益的诱惑下,将魔爪一次次地伸向呱呱坠地的婴儿,新生命的守护者沦为不折不扣的人贩子。对那些已经丧失最起码医德,甚至是人性泯灭的医疗领域内的犯罪分子,必须严惩不贷。同时,这些丑闻也告诉我们,加强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这不仅关乎“白衣天使”的形象重塑,更事关整个社会的健康与安全。 以陕西贩婴案这一极端事件为例,就可发现医德对一名医生行医轨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据媒体报道,贩婴嫌犯张某的医术在医院是被肯定的。2009年某晚,有产妇大出血,医院电话叫张某回医院,张某却找借口推脱随后关机。此后,医院先是撤销张某产科主任职务,后因张某是“专家”,又提拔其为产科副主任。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医院,在医术和医德之间,选择了医术优先。而从收受生产家庭红包开始的张某,早已丧失了医者的仁心,成为金钱的奴隶。于是,没有医德制约的张某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更多的家庭因此承担了失去孩子的痛苦。 近期发生在医疗领域的一系列丑闻告诉我们,提高医德、改善医风已没有推脱的借口。毋庸置疑,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中存在诸多缺陷,但是,这些缺陷绝不应该成为当前医护人员不端行为的遮羞布。公立医院相关人员收受药品供应商或医药代表的回扣,这明显是为法律不容的受贿行为,但此类违法行为引起舆论讨论最多的是“医药不分、以药养医”模式的弊端,而医务人员的医德和违法问题却经常变得模糊,成为次要焦点。医生收取红包,从开给患者的药品和检查中获得提成……这些明显有悖医德的行为,在所谓“国内医生收入远低于国外,而他们付出的劳动却更多”这些借口之下,也是屡禁不止,甚至愈加大行其道。我国医疗体制的弊端必须革除,但弊端未除绝不应是医德不振的理由。相反,医德的彰显可以减少因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改革阻力,彰显的医德可以为医疗体制的完善提供内在动力。 近期发生的医药巨头行贿医生,以及更为极端的贩婴案,折射出一些医者医德的陨落,反映出一些医疗机构对从业人员医德管理的失控。而医德一旦失控,恶性事件的爆发就是迟早的事情。强化医生的医德和责任心,挂在嘴边说一万遍,也不如尽快落实形成可判断、可检验的具体制度、法规。作为具体制度之一,卫生行政部门对属地注册执业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必须尽快落实,对于医德存在瑕疵的医生必须建立“黑名单”,以引起广大医疗机构和患者的注意。 “病家求医,寄以生死”,这句古语描述了医者与病人之间,生死所寄、性命攸关的特殊关系。让患者看到医生的“黑名单”,正是这种特殊关系的需要。这样的“黑名单”将成为医患建立信任的基础,它也将成为医者面前的明镜和头顶的利剑。“黑名单”将让医者在行医过程中,不断警醒自己,谨言慎行、防微杜渐,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患者,谨慎对待自己的职业。
-
85097
15:32
展示前十字韧带(ACL)修复技术的医学插画。该系列医学插画用在一家外国医疗媒体给病人发放的教育图册上。 澳大利亚Dr Levent Efe Studios版权所有医学插画,一个在美国已经发展成熟甚至人才饱和的专业,在中国,行业发展才刚刚起步。 “保守估计,全中国只有20多名医学插画师。”广东深圳的医学插画师杜鹏说。根据美国医学插画师协会提供的数据,这个数字在美国是1200名。 医学插画师是将医学、生物领域知识进行可视化操作,并以艺术作品进行呈现的艺术家。医学插画的最大意义是拆解医学的复杂性,让它们被更多人知晓。 医生的另一种选择 重庆唯一的医学插画师张丹,21岁时曾为一名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做手术的患者绘制示意图解释病因,此后开始专注于医学教材的插画绘制,成为了一名医学插画师。 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医学传媒专业的盛文思在绘制手术操作图之前,需要去医院手术室现场观摩介入手术的整个操作流程,采集主治医生对介入手术的观点看法,再运用专业的绘图软件,将复杂的手术以图片形式直观并且精确地表现出来。 杜鹏两年前不再从事骨科医生职业,开始做插画师。他在博客中提到,自己承接生物医学期刊插图、图书插图、外科手术培训及治疗路径操作图、疾病疗程解说图、医疗器械设备使用说明图甚至科普插画。 据杜鹏介绍,一名合格的医学插画师要求在医学或生物领域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此外还要有足够的美术功底和设计学知识。杜鹏曾承接多个国际医学期刊投稿的论文插图,他以一篇疟原虫相关知识论文为例,解释了他的三维软件建模过程。“客户找来国外已有的类似的图,给一段文字说明提出具体要求。我会先基于基本的医学知识建模,画好细胞器、细胞核、虫外壳等,再上色,设计和安排摆放角度、内容质感和灯光投射位置。” 无论是张丹、盛文思还是杜鹏,都是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才开始在这个新领域“拓荒”。他们不仅精通英语,还具备较强的美术基础,此外,对Photoshop、Illustrator等设计软件的使用也颇为得心应手。如今,医学插画已经逐渐从静态插画,发展到2D、3D动画甚至多媒体交互的形式。 人才培养捉襟见肘 “国外医学插画师的原创作品很贵,又有版权使用的严格规定,所以很多海外客户找到我们帮忙做原创插画。”杜鹏说,他口中的客户,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医院、学校和医药公司。目前,中国的医学插画师在世界上以便宜、专业知名。 在2011年杜鹏正式转行当医学插画师之前,外国插画师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开始把一些绘画工作外包给中国插画师。2008年,美术专业毕业的丁琦受雇于一名美国医学插画师,从事医学插画绘制加工工作,由于没有任何医学背景,丁琦只能按照文字和指导“照单加工”,并没有太多主观发挥空间。 按照成熟的医学插画师培养流程,人才培养应该是“一半艺术,一半医学”,达到医学和艺术的结合,这样才能培养一名合格的医学插画师。 杜鹏说,尽管医学插画所在的医学可视化领域在我国正在逐渐被重视,但是我国目前几乎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渠道。“目前国内的医学院校中还没有开设此类专业。在美国的医学院,已经设置了医学插图与动画的5个专业,培养的人才在涉及医疗的各个领域甚至艺术等其他领域都发挥了作用。”杜鹏说。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订单 “医学插画有两种应用价值,一种是科研价值,一种是商业价值。”杜鹏说。医学插画除了可以在出版领域有所作为,中国作为制药大国,很多药品需要对药物作用进行清晰的图解说明,这为医学插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市场。此外,随着电子病历的逐步推广,医生和病人也需要医学插画师的帮助,更加直观地了解病情。 美国医学插画师协会的官方网站列出了9种医学插画师可能的就业方向,包括网络和多媒体领域。据悉,美国游戏公司在制作医学相关游戏时,需要医学插画师帮助完成专业内容;此外,我们已经可以在一些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里发现医学插画的身影。例如,美国公司3D4medical已经推出了包括医疗教育、医疗应用和健康健美3个方向的多种手机应用程序,其中一款帮助人们训练身体肌肉的手机应用iMusle好评如潮。 杜鹏正在计划成立自己的公司,应对越来越多的订单。由于中国的医学插画市场尚未有人耕耘,所以,未来的他可能不仅仅要当好一名医学插画师,更要学习营销知识来开拓市场。
-
85042
11:17
生活中,大家常对老年人弯腰驼背、拄拐杖习以为常,认为是正常的人生阶段,但实际上这是骨质疏松的典型表现。卫生部曾在下发的《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中指出,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而想预防骨质疏松,就要从饮食、运动和晒太阳做起,这也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三部曲。 第一部曲:合理饮食。骨质疏松的概念紧密地与钙代谢相关联,生理、病理等原因使骨组织中的钙含量丢失,造成骨再建失衡、骨空隙增加。因此,要想预防骨质疏松,补钙尤为重要,而从食物中补钙是最天然和安全的做法。其中,牛奶是含钙最丰富且吸收率又非常高的首选补钙食物,牛奶中的乳糖及合适的钙磷比例也都有助于钙的吸收。多喝牛奶就如同向我们的骨库中源源不断地输送钙、磷、钾等矿物质,可以共同促进骨健康。成人每天需要800毫克左右的钙,而一杯250克的牛奶可以提供约260毫克的钙。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喝牛奶的量最好能达到300克,再辅以其他食物,基本能够满足人体钙的需要。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或高风险者等应喝更多的奶类,每天应喝500克或更多。随着科技的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已经有专门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的专业配方牛奶,会进一步提高特殊人群的补钙效果。此外,豆制品和绿叶蔬菜也是很好的钙来源。在吃富含钙食物的同时,还要避免饮用过量的茶、咖啡、烟、酒等刺激性的物质,并减少食盐和油腻食品的摄入。 第二部曲:运动。研究显示,骨骼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因此,保持一定强度和频度的锻炼,增强骨骼承受负荷及肌肉牵张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补钙的效果,防止骨质疏松。每天走路30分钟、打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法。 第三部曲:晒太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使人体皮肤产生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夏天阳光比较强,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一定伤害,因此晒太阳最好避开正午,选择在早上10点前及下午4点后的阳台或空旷场所。最好能边晒边走动,以利于身体吸收日光,每天15-30分钟左右。
-
85027
10:46
8月8日北京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武亮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电台“城市零距离”时透露,骨科康复目前存在一个盲区――舍本逐末:仅仅重视症状的暂时缓解,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功能康复。 目前,骨科病人的康复多数停留在截瘫及截肢的康复,对于骨与骨关节疾病的康复却往往忽略了,一般仅是对症治疗,暂时性缓解了一些疼痛、麻木等症状的康复,80%以上的患者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功能性的康复训练。如果没有进行专门的功能康复训练,一些相关功能得不到有效矫正和改善,势必造成疾病进一步的恶化,病人生活质量也将大大降低,更谈不上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比如,骨折病人接骨成功以后,通过一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麻木症状,但最终能不能独立直立行走、能否承重,能不能生活自理,更主要的还是依靠骨愈合程度、肌力、关节活动度、关节动态协调性、关节的稳定性、关节生物力线等相关功能训练,才能实现良好的康复效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早日回归家庭、回归工作岗位、回归社会。
-
84919
09:43
腰骶部脊柱裂脊膜膨出手术,在松解神经,解除拴系后,需进行硬膜囊的成形, 以预防粘连,封闭蛛网膜下腔。这步操作十分重要,缝合硬膜后应向蛛网膜下腔内注入10毫升左右地塞米松生理盐水,观察缝合口有无渗出。如有渗出,再加以修 补直至完全封闭。即使这样,肉眼不见的渗出还是存在的。这也是术后观察切口引流时要注意的问题。由于病变本身特点,患者的脊旁肌和深筋膜往往有缺失,需要 利用局部组织进行成形、闭合,防止脑脊液漏至皮下。常规要在深筋膜下置引流管,引流伤口内的积血及渗液。 术后即开始仔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下面三种情况较为常见: ①单纯血性引流液,量较少,1或2天后常少于20毫升,即可拔除。 ②引流液颜色淡红,为血液和脑脊液混合物。量不超过5毫升/kg(体重),患儿无头晕,可以观察。第2-3天颜色变淡,如果量不减,应予以间断开放(一般3-4小时开放一次)。直至开放后引流液清淡分层或量少于20毫升,可拔除。 ③手术结束回病房后,引流液即为淡红并很快转为清淡颜色,量大,超过5毫升/kg(体重)。患儿往往有头晕出现,这是由于脑积液渗出所致,可尽早夹闭引流管。8小时观察一次,只要引流液颜色清淡,三天内拔管。
-
84918
09:36
今收治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年女性患者,以腰痛伴右下肢疼痛为主要表现,下肢疼痛部位主要在右侧臀部、大腿后 方、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查体除足背外侧针刺觉减退外,无其他神经损害的明确体征;影像学提示腰5骶1节段间盘脱出伴钙化。患者收入院 拟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反复向主管医生咨询有关微创手术的问题,但通过详细检查病人并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后我们认为,患者较为肥胖,影像学提示髂嵴位 置较高,且为腰5骶1间盘突出,增加了微创经椎间孔入路的难度。且经椎间孔入路视野相对有限,一旦置入工作通道很难再进行调整,对椎管内结构恐无法进行充 分探查,术后一旦症状缓解不满意易出现医疗纠纷。 考虑上述情况,我们在尽可能保持中立态度的前提下向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反复的沟通及解释,将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的利弊向患者及家属作了充分的交代。患者及家属通过反复权衡,并经多方咨询,最终选择了开放手术。 作医师有时往往会面临这种情况,患者的选择明明是错的,但由于受到某些思维惯性的影响还常常坚持自己的想法。医生如果遵从患者的意见,出现问题自然可以有 充分的理由进行推脱。但如果医生坚持自己的想法,结果满意一切OK,一旦效果不好,就会面临患者及家属的指责 甚至有医疗纠纷的风险。如果面临这种情况,同是作为医生的你该会如何选择?我们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效果究竟如何,明天手术见!
-
84917
09:35
今日查房接触这样一位患者,男性,43岁,外伤后双下肢运动感觉伴二便功能障碍1月入院,已开始康复40天。 患者2013年5月30日在工作中因脚下踩空从2米高脚手架摔下,单侧足部着地,背部及双侧胸肋部被周围钢管挤压受伤,感觉双侧胸肋部疼痛,下肢不能活 动。当地医院MRI显示圆锥区脊髓内异常信号影。CT提示闭合性胸部损伤,当即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一个月后辗转来我院。查体:感觉平面胸11,感觉减退 至L2,L3及以下消失。肌力:头颈、上肢、胸部及上腹肌完好,下肢肌力0级。双下肢腱反射减弱,Babinski征阳性。鞍区感觉消失,直肠深感觉存 在,球海绵体反射阳性。X片未显示胸腰段骨折脱位征象。所以诊断为SCIWORA(胸11, AIS B级)。患者入院后接受药物治疗及各种康复训练。今日查房见患者下肢感觉有恢复,肌力明显改善:双侧髂腰肌近2级,四头肌3级,小腿三头肌1级。按 ASIA残损分级(AIS),已由B级恢复为C级。这样的恢复在脊髓损伤伤员中并不多见。听到这些,患者露出满意笑容。 回忆起以前治疗过的SCIWORA患者,虽然不能说一定,但恢复较好的伤员居多。在成年人的中央综合症(central cord syndrome)和儿童脊髓损伤这两大主要SCIWORA患者群中,前者预后更好,因为无骨折脱位说明脊柱的创伤相对小,引起脊髓的损伤也相对轻微有直 接关系。后者未出现骨折脱位,是因为脊柱的柔韧性好,并非致伤外力小,而脊髓的耐受性不如脊柱,所以被损害,预后并不乐观。最近新闻显示假期里儿童外伤发 生率增加。一旦出现脊髓损伤后果严重,所以在此也呼吁社会各方,主要是家长们要重视此类问题,增强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