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22:36
12月5日,第五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届大会重点表彰在汶川大地震中全力救死扶伤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医师,共有98名医师荣获中国医师奖,230名医师获首次中国医师奖提名奖。鉴于骨科医生今年在抗震救灾的突出贡献,因此第五届中国医师奖里骨科医生成为获奖大户,其中骨科医生共有17人,他们分别是(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跃 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
王黎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
王 冀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科
尹 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
卢世璧 解放军总医院
田 伟 北京积水潭医院
刘 林 甘肃省人民医院骨科
刘 强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李康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
杨红军 天津市天津医院 小儿骨科
陈 勤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孟庆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中医骨伤科
姚建华 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
徐东潭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骨科
郭亚洲 湖北省中山医院骨科
高忠礼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
裴福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据介绍中国医师奖是经卫生部批准、中国医师协会设立的行业最高奖。每年评选一次,授予在医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促进我国医师队伍行业建设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医师及协会工作人员。
自2003年设立以来,中国医师奖评选表彰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至今全国共有238名德艺双馨的优秀医师获此殊荣。中国医师协会、各地医师协会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历届中国医师奖的评选工作均十分重视,在公正、公开、公平的评选原则下,评出医师满意、百姓满意、政府满意的获奖医师。奖项的设立旨在在全社会树立表彰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诚服务的好医师,大力弘扬他们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激励涌现更多的好医师为病人全心全意服务,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2501
22:35
2009年3月30日下午,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同志,北京市政府副市长丁向阳同志到会并讲话,出席会议的还有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王玉民同志,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武警总部卫生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鲁勇同志主持会议,约500人参加会议。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长荣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称号
会议首先由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同志做工作报告。方局长对2008年全市卫生工作做了总结,对今年全市卫生工作进行了部署。市卫生局党组副书记张秀芳同志宣读了《北京市人事局、卫生局关于表彰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和第二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的决定》,与会人员观看了第二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事迹电视片,与会领导分别为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和第二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颁发了奖牌和奖杯。
北京积水潭医院荣获首都综合医院十佳“人民满意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著名脊柱外科专家田伟主任医师、教授荣获第二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
2502
22:28
《医师报》:近年来医疗界对于OA的诊治越来越重视,新《OA诊治指南》的出台对于OA的规范治疗将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您认为这次会议的意义何在?
裴福兴教授:OA是一个常见多发病,自2007年《OA诊治指南》出台以来,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于2008年进行了12个城市的推广。由于指南的修订和发表只是一个起始,如何做好《OA诊治指南》的推广和应用,我们还需要更多努力。把《OA诊治指南》这样规范性的文件,让更多的医生了解并应用于临床,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是本次会议的目的和意义。所以这次会议只是一个开始,今年将会在40个城市进行推广,以后逐渐继续向下推广。
《医师报》:OA目前是一个世界性的医疗问题,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展它的诊治研究,那您认为目前国内外OA治疗有无差距,进展如何?
裴福兴教授:目前国内外对于OA的治疗理念都差不多。但最后的诊治措施还要跟社会、经济、医疗水平以及病人的期望和需求结合起来。所以治疗措施的落实可能还存在有差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患者对医生的要求越高,治疗的措施会更加完善。而指南的制定也为OA的合理诊治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和规范。目前北京等大城市对于OA的治疗应该是跟国外比较接近,但是对于边远的地区来说,治疗可能存在一定差距。患者经济状况以及医生的诊治水平决定了治疗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当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正确治疗理念的推广,这个地区差距会逐渐缩小。
《医师报》:2009年为了在全国进一步推广中国《OA诊治指南》的核心内容,加强指南与实践的结合,举行骨科病例征集活动,您认为有什么意义?
裴福兴教授: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治疗措施是否得当、药物的好坏,最终的评价都来自于患者。开展这一活动,正是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病人,希望每一个医生都把治疗经验总结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临床知识既包括医生自己给患者进行治疗得出来的反馈,又有从同行那里得到的可借鉴经验,通过借鉴、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诊治水平。总之,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更多知识都来源于借鉴经验,因此希望能有好的病例总结,让大家学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复失败和错误。
-
2503
19:26
汤逢辰 教授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人体椎间盘由于年龄增长、劳损和外力的作用,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 现腰骶部酸痛、下肢疼痛、麻木甚至肌肉瘫痪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据统计,在常见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仅次于感冒。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引起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不可抗拒地受到“腰突”的困扰;而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腰突”发病率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始激增,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多发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病人常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一侧腰部疼痛,经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时还有麻木感,咳嗽时加重。下腰部正中线离开脊柱棘突旁边约1.5厘米的部位可有压痛,有时向下肢放射。此外,在下肢的后方,如臀横纹中点、大腿后侧中点、胭窝部、小腿肚正中等坐骨神经走行的途径上也常有压痛点。正常人平卧床上,可将下肢抬高到90度角、没有任何痛苦;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下肢抬高因腰、臀部疼痛受到限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分为:膨出、突出、脱出。症状多种多样。包括所有种类的腰痛症状,认为是椎体周围的无菌性炎症刺激了椎体周围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常有椎间隙变窄的变化,可引起腰椎小关节错位和关节囊损害,关节囊中感觉神经末梢受刺激而引起了腰深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常有腰骶部疼痛症状,疼痛较深,疼痛可轻可重。轻的久坐后才产生症状;重者痛不可忍,卧床不起,稍动就痛,翻身极为困难。
卧床休息后腰痛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有的病人数日或数周后出现下肢症状。一般1/6-1/5病人只有腰痛症状而不出现下肢症状,也有只有下肢症状而无腰痛症状的。腿痛症状的程度差异很大,如有的早期就出现了小腿和足部麻木不适;有的一开始就是一侧下肢疼痛并伴有麻困症状;有的只有下肢的困胀症状,不久出现另一侧症状,一侧重一侧轻或原来的一侧症状消失。上部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表现为股前侧的股神经痛症状,下部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表现为股后侧的坐骨神经痛症状。有的病人腰腿痛症状同时存在;也有出现下肢症状后腰痛症状减轻或消失。下肢症状常与走、站有关,有的病人表现为持续性痛麻,症状重者影响行走活动,严重者下肢瘫痪。
上海西郊骨科医院专家支招:六联平衡复位法
“六联平衡复位法”是非手术治疗“腰突”的首选方法。该疗法拥有紧密独特的医学贯连和疗程短、效果好等优势,解决了传统方法的弊端。疗法从引起“腰突”的根本原因入手,结合人体学原理,将现代生物制剂学、物理学、康复学等多学科治疗方法紧密结合,开创了全面攻克腰椎间盘突出的新局面。
一联:松解粘连--腰椎周围软组织损伤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们的慢性损伤必然发生挛缩、疤痕、粘连,而粘连的结果导致体内动态平衡失调,即腰椎内外组织动态平衡失调,才是引起腰腿痛的根本原因。通过“松络针”自上而下的闭合性手术松解,疏通阻滞,解除粘连,疏筋活络,改善微循环,有效松解腰椎前后、两侧损伤的肌群,改善脊椎旁肌群和韧带的紧张和痉挛,有助于椎管内外动态平衡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联:组织复位--根据人体学原理模仿传统医学手法中的斜扳,旋转复位,牵引等手法,使成角、旋转、牵引同时完成,促使病变椎体间的三维方向的改变,使之恢复生理曲度,纠正椎间盘受力不均,并使椎间盘产生负压,促使突出物的回纳,达到椎间三维结构的新的平衡,减轻和消除对神经根的刺激、压迫。从而使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三联:抗炎融核--经由骶管注入科学配伍的生物制剂,消除局部炎症及神经根的水肿、粘连并营养神经等作用。消融镇痛,从而使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并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加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名贵中药制剂,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联:CRS免疫消融--以螺旋热凝技术为基础,利用双极射频产生的能量,将热频头周围的电解液转换成等离子体蒸汽层,运在低温射频能量穿透能力,配合热凝作用,使胶原纤维汽化、收缩和固化,使突出的椎间盘减压,缓解对神经根的压力,减轻腰腿痛。
-
2504
20:05
最近一次见到邱贵兴教授是在一个多月前,在广州举行的第2届国际脊髓损伤学术大会上,邱教授担任大会名誉主席并发表了“脊柱侧弯手术新进展”的专题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也使笔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这种古老的顽疾便包括老百姓所熟知的“罗锅”,在古医书中便已有记载,但由于其复杂性和病因的多样性,千百年来对它的认知和治疗研究进展缓慢。笔者素知邱贵兴教授所领衔的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于上世纪80年代便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近年来在他倡导下,更引进并开展了国际最先进的脊柱侧弯三维矫形理念,20余年来,数以千计的脊柱畸形病人在他的手术刀下获得了新生。 紧张的会议之余,笔者终于“逮到”了一次与邱教授面对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