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139
14:23
近日,天津医院创伤骨科髋关节一病区在同一天收治两名已过鲐背之年的老年骨折患者,经及时处理,疗效满意。97岁的赵奶奶在家中扫地时,因站立不稳,跌倒在地,髋部顿时疼痛难忍,活动受限,无法站立,家人立即将老人送至天津医院急诊科就医,X光片检查显示为右股骨颈骨折,移位明显,需尽快手术治疗。在同一天接诊的患者中,93岁的孙奶奶也是因在家中不慎跌倒导致了右股骨颈骨折收住入院。两名老人入院后,进入了老年髋部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流程,X光片检查显示为右股骨颈骨折,移位明显,需尽快手术治疗。在急诊迅速完成检验、放射等相关检查,进入病房后主管医师立即完善临床检查及相应的抗凝、补液等对症治疗。创伤骨科髋关节一病区王裕民主任迅速组织科室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经过充分准备,在两位老人入院后的72小时内,同一天安排了手术。在麻醉科术中支持下,王裕民主任迅速地为两位老人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5分钟左右,出血都低于100ml,术后安返病房。术后三天老人两位老人术后恢复良好,复查各项指标正常,在王裕民主任的指导下,两位老人已能使用助行器下地负重行走。据为两位老人成功实施手术的王裕民主任介绍,老人最怕摔跤,其实,比起骨折来,躺在床上的并发症才是致命杀手。常见的老年性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两位老人此次骨折属于股骨颈骨折,是髋部骨折的一种,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由于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落后和医疗器械的匮乏,遇此类情况多采取保守治疗,结果常引起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深静脉血栓等各种并发症,约有一半的病人在半年内死亡。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高龄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在国内已被广泛接受,在病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行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天津医院自前年起施行老年髋部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流程后,已经在老年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上走在了国内的前列,进入骨松流程的患者术后极大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生活质量。并且专业化后过去一台髋部骨折手术需要3~4小时、出血量多,手术风险很高,术后恢复差。而现在做该类手术只需30分钟~1小时,出血量可控制在200ml以内,假体的位置、内固定的牢固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
131133
12:24
天津市天津医院成功为一手腕部严重受损伤员实施了移植膝下外侧带有动静脉血管的腓骨头重建手腕功能,该手术在天津市尚属首例。2016年2月,44岁的高女士于不慎被钢丝绞伤,被同伴紧急送到天津医院救治,经检查发现,左前臂尺桡骨远端,靠近手腕部粉碎骨折,手部多发骨折,同时存在血运障碍,天津医院手显微外科一病区的接诊医生按照治疗原则,一期治疗以保肢为主。随后在急诊情况下为其实施了行清创内外固定术,保住了肢体,但是由于尺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所以左桡骨骨折无法愈合,前臂远端畸形,腕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无法旋转,先行出院回家休养。为了恢复手腕部功能,进行功能重建,高女士于2017年2月再次入住手显微外科一病区,通过三维CT检查发现,桡骨远端骨折依旧没有愈合,远端向掌侧移位,桡腕关节活动受限,桡骨远端关节面破坏严重(图1)。图1.这种情况下,单纯进行植骨内固定无法改善患者手腕功能,而且高女士从事的工作对手腕的旋转功能要求较高,手显微外科一病区宫可同主任根据CTA检查结果制定了截取患者本人对侧带有膝下外侧动静脉血管的腓骨头,移植到腕部,代替受损的桡骨远端,进而达到重建桡腕关节的治疗方案,这样就可以恢复其手腕部的大部分功能。手术前在影像技术的指导下定位膝下外侧动脉,测量桡骨缺损长度,于对侧小腿切取约5 cm腓骨头,保留了膝下外侧动静脉血管蒂、神经、皮岛(便于观察移植腓骨头的血运),移植到左手桡骨部位,对腓骨与桡骨、桡腕关节分别进行内固定,吻合了移植的血管、神经、皮岛(图2),术后10天移植的皮岛成活,高女士顺利出院,正在进行康复锻炼中(图3)。据悉,该高难度手术在天津市属首例,国内罕见开展。图2图3
-
131115
17:49
清明节忌讳祝福快乐?清明节是一个完全悲伤的节日吗?清明节到底能不能祝福节日快乐呢?在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看来,清明节的主题不只是扫墓,更重要的是把扫墓和踏青相结合。清明节祭奠先祖,除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也使后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撑。而踏青郊游作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应当以积极饱满的心态投入其中。“当我们去祝福快乐的时候,恰恰也代表着我们有战胜悲伤、困难的勇气,这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春天的特点就是‘生发’,所以才鼓励人们在春天要多进行户外活动,多和大自然接触。”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清明节小长假到哪里去踏青游玩呢?为大家整理出了中国五大最美乡村。连南瑶寨,是目前所存不多的较为古老原始的瑶寨之一,位于连南县城20公里的南岗镇。这里山势宏伟,古道蜿蜒,充满韵味。寨中街道横直有序,民居古朴整齐,是踏青采风、体验农家生活的绝好去处。丹巴,西距成都348公里。在中国最美的古镇古村中,丹巴藏寨名列第一。丹巴的山寨,旧称碉楼寨房。是碉楼和寨房在历史发展中的有机结合。一幢一幢外形美观,风格统一的寨房依着起伏的山势迤俪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与周围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构成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优美的乡村画卷。西江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甚是美丽。勤劳的西江人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特别适合摄影爱好者们驻足采风。西递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哈尼村落位于开远市红河大羊街乡哀牢山,曾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古镇古村之一。哈尼人在崇山峻岭中开凿出梯田,建起村寨,在此聚居。在这里,你不仅可欣赏到壮丽的梯田风光还可以领略哈尼族独特的人文景观。“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这亦是清明,所以赶紧准备起来,去享受这春意盎然吧。
-
131101
17:09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是国务院确定的重要改革任务。在北京率先出台政策要求4月8日全部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国家给全国公立医院都取消药品加成也给出了deadline,7月底前要出台实施方案,9月30日前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务必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此外,国家还对其他重要医改项目给出了指示。全国取消药品加成国家给出deadline据了解,日前召开的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了今年深化医改的10项重点任务,并就政策推进列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具体来讲,这10项任务包括此前被频繁提及的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实施方案等。会议指出,目前我国还有1/3的地级以及以上城市没有实行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的改革,7月底前要出台实施方案,9月30日前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务必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这一进展速度着实超出预期,按时完成难度不小。在今年中央多次重申态度力保改革进展的背景下,新医改持续提速。根据本次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综合医改试点省每个地市年内至少还要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此外,会议还对家庭医生和医保支付制度等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会议明确,年内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要达到60%以上;年内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要达到100个以上,综合医改试点省必须选择1~2个地市全面实施支付方式改革;6月底前,各省区市都要出台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也要按照时限要求出台配套细则;所有省份年内都要开展医疗机构医师和护士的电子证照试点,所有省份都要推广医保智能监控,年底前覆盖到大多数的统筹地区,对门诊、住院、购药等行为实施高效监控。以药养医退出历史已成定局以药养医是大处方泛滥的重要推手。医生的劳动有多大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从医生让患者花费的药费中体现。在这样的制度下,确实很难让医生或者医院的管理者在对待处方时,只考虑医疗需要而忽视处方所承担的经济利益。所以,不打破这样一种不合理的制度,就很难从根本上消灭大处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从2012年开始,北京等多个省市开始在部分公立医院实施了医药分开改革试点,摸索了相关经验。现在,北京全面推行药品零加成,就是基于前期积累的经验之上。此外,此次同期对医疗服务价格也实施调整,体现了对知识价值的重视。这为今后北京的医生迈入凭技术吃饭的门槛提供了可能,对医生的成长,是一次极好的政策指引。但以药养医的制度在我们国家实施了已经有将近60年了,影响深远,对这样一个政策调整也很难一步到位。特别是配套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摸索。去年有地方公立三甲医院因为实施药品零差率,减少了约2亿元的收入。虽然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但增加的收入仅能补偿下降收入的50.78%,基本入不敷出,不少医院都出现了亏损。业内有专家坦言,该三甲医院的情况是相当比例省市现状的缩影。所以建议,有必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在推行零差率的同时,制定一个完善的医院收费机制调整方针,真正实现大医院功能定位,才能真正“治本”,让医生不用再依靠卖药挣钱、不再和基层抢病人,也有助于实现分级诊疗,让大医院真正全力去看急危重症,愿意将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任务交给基层医院。
-
131097
12:10
《骨科术后康复》《Rehabilitation for the Postsurgical Orthopedic Patient》第三版主译 蔡斌 蔡永裕副主译 袁华 李云霞 潘钰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主译简介蔡斌运动科学硕士、骨外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曾赴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及 Kessler 康复研究所研修一年。现任世界华裔骨科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运动康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康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委会常委、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理事。擅长关节僵硬、肩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诊治及运动医学、骨科围手术期康复。2009年至今作为主要组织者先后举办了八届上海国际骨科康复学术会议,同时为全国27地区共101家医院培养骨科康复进修人员116余人。蔡永裕台湾澄清医院复健中心主任;台湾中国医药大学临床副教授;台湾卫生福利部特聘教学医院评鉴委员;台湾阳明大学高等物理治疗学讲座讲师;中国昆明医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杭州尤看运动医学诊所总顾问;澳洲韦斯利足踝医疗体系亚太区顾问;台湾中山医学大学临床杰出校友;美国西北大学研究所骨科物理治疗硕士;前台湾物理治疗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译者(按姓氏拼音排序)蔡 斌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蔡永裕 台湾澄清医院方仲毅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干耀恺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韩 冬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华英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姜 鑫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李慧武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李天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李云霞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刘 颖 北京协和医院潘 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唐 燕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陶 海 荣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王 祥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谢幼专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许 涛 武汉同济医院严孟宁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叶济灵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袁 华 西京医院岳 冰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张 峻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邹 悦 University of Glasgow第三版序选译《Rehabilitation for the Postsurgical Orthopedic Patient》第3版是明智之举。这是因为该书具有一些独到的特点。全书从软组织与骨骼的修复与愈合开始,按部位讨论骨科伤病与手术康复。原著从实用出发,阐述的内容着重于评估、康复分期和居家锻炼三个重点部分,由临床医师与物理治疗师或作业治疗师共同撰写。讨论手术后康复,当然必须对医疗指征、技术要求、操作步骤进行描述,但原著回避了一般康复著作中治疗部分过于漫长、将康复学写成骨科学或骨科手术学的弊端;而用较多的篇幅侧重于以循证医学和个体评估为基础的康复分期和居家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当前患者住院时间不断缩短所带来的困惑和不便。在伤口尚未拆线、康复治疗刚刚开始时即出院返家,患者及其家属只能根据短暂的住院阶段所获得的指导,独立地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在短期内难得再有机会返回医院康复门诊接受后续的检查与康复指导,导致中断康复或进行错误的康复活动。本书的“居家锻炼”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了基本的家庭自我康复方案,医务人员可以据此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每位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分阶段康复计划。书中并附有300余幅图片,和简洁、合理、易参照的康复步骤与方案,有利于不同教育背景的康复人员、患者和家属的理解执行。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还用专门章节讨论了如何帮助指导运动员在手术后重返运动场,例如如何恢复跳和跑的训练等。很有意思的是,原书作者强调他们的著作不是一本“烹饪书”。烹饪手册可以为我们提供炒一碟小菜需要多少种食材、调料,使用的火候,以及加料、起锅的具体时间和顺序,能精确到克、毫升、分或秒。而居家康复不可能十人、百人千篇一律地共用一份计划。也就是说,应该根据病情和手术效果评估,安排个性化康复。康复计划还与年龄、性别、职业、家庭环境乃至个人性格都有密切关联,必须做到个性化、结构化,必须大众化、精准而且简洁。本书的原著和译著都达到了上述要求,相信本书会受到读者们的欢迎。戴尅戎传统以来,骨科比较专注手术,包括创伤、脊椎、关节、运动医学等方面,康复治疗未能完全达到病人需要。康复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手术后重新适应生活,投入工作。现有的康复治疗未能帮助病人完全恢复功能,因为各科的康复均由医院的同一个康复部门负责,大多数医院都没有骨科康复单元,一般康复治疗师对各专科手术的认识不及骨科康复治疗师全面,所以病人未能获得一气呵成的骨科康复治疗。病人需要一个全面的康复计划,协助他们恢复最大程度的自理能力,手术才算成功。骨科运动医学是新兴的专科,涵盖了骨科、运动医学及康复,帮助受伤的市民和运动员恢复,评估伤势,提供专业治疗,促进运动功能康复。要发展骨科运动医学,就需要具备以下条件,设立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一、提供高水平临床服务二、具有专业人员团队及完善培训三、从事科研,不断引进新技术四、转化新技术为服务和产品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蔡斌主任在推动骨科运动医学发展方面一直不遗余力。一方面带领骨科康复专业团队完善医院编制,在上海九院建立良好的骨科康复环境,成为中国大陆骨科康复的培训基地与示范点之一。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骨科、运动医学与康复的融合,倡导“No pain , more gain”的人性化理念与核心技术。是次翻译了美国的《Rehabilitation for the postsurgical orthopedic patient》一书,提纲挈领,图文并茂地详实讲解骨科康复各方面的知识,第三版更是首次把重返运动场的内容纳入《骨科术后康复》一书中,相信中文译版对中国骨科运动医学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陈启明香港中文大学译者寄语由Lisa Maxey、Jim Magnusso主编的《Rehabilitation for the postsurgical orthopedic patient》自 2001 第一版发行以来一直广受美国读者欢迎,几经改版已更新至第三版。日前蔡斌、蔡永裕共同翻译了《骨科术后康复》第三版,同时邀请袁华、李云霞、潘钰担当副主译。该书将于2017年3月底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作为一本聚焦骨科术后的康复译著,无论是在骨科学还是康复医学领域都是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第三版涵盖内容全面,从创伤、运动医学、关节到脊柱外科,更包含了重返运动场的最终康复阶段。对广大骨科医师与康复工作者来说,此书不仅学术价值高,而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译者多数来自国内知名医院的手术医师、康复医师与物理治疗师,而且这两个专业的人员有长期合作术后康复的经验。另外邀请到中国工程院戴尅戎院士,原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陈启明教授为译本作序。相信该书的翻译出版对于推动国内骨科术后康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蔡斌目录大纲第一部分 介绍1.软组织与骨修复的发病机理2.术后软组织愈合的考量第二部分 上肢3.肩峰成形术4.前方关节囊重建5.肩袖修复与康复6.上盂唇前后部损伤修复7.全肩关节置换8.腕短伸肌松解术及肱骨外上髁切除术9.尺神经移位术重建尺侧副韧带10.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11.手指屈肌腱损伤的一期手术修复方法及康复治疗12.腕管松解术13.投掷运动员重返运动场的过渡期第三部分 脊柱14.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15.腰椎后路显微镜下髓核摘除与康复16.腰椎融合术17.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第四部分 下肢18.全髋关节置换术19.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新方法: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20.髋关节镜21.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2.前交叉韧带重建术23.外侧副韧带松解术24.半月板切除和半月板修复术25.自体软骨细胞移植26.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7.全膝关节置换术28.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修复29.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0.踝关节镜31.跟腱修补和康复32.拇囊切除术33.跳跃型运动选手回到场上的转衔期34.让患者重回跑步的转衔期欲购书的小伙伴注意啦,该书已正式上线销售啦,机不可失哦
-
131069
14:51
肩关节前侧入路肩前切口有多种,掌握一种也够用;根据习惯子选择,结合临床巧变通。肩峰喙突腋窝前,三点之间一线连;肩前切口像拐杖,适用范围最广泛。三角肌与胸大肌,头静脉是分界线;分别向内向外牵,暴露喙肱二头短。切断喙突联合腱,肩胛下肌止点现;扁腱覆盖关节前,常与关节囊相连。肌皮神经腋神经,操作不当有危险;术中上臂勿外展,神经血管可幸免。经肩峰入路摸准肩峰做标记,向前向后五厘米;弧形切口肩上骑,钝性推开肩峰皮。切开喙肩韧带蒂,钝性分开三角肌;纵行切开滑囊壁,关节结构收眼底。肩关节外侧入路刀尖插入肩峰顶,向下纵切五公分;通过大结节中点,没有血管和神经。肩关节后侧入路(肩胛冈切口)切口位于背上方,沿途紧贴肩胛冈;肩峰下缘为起点,约需十二公分长。切断三角肌后部,冈下小圆无处藏;旋肱后A腋神经,术中注意磨损上。肘后侧入路肘后切口“S”形,起自肘上五公分;鹰嘴内侧向外转,再沿尺骨向下行;首先游离尺神经,切断鹰嘴暴露清。肘内侧入路以内上髁为中心,切口需要十公分;沟中找到尺神经,再向远近两端分。近端肱肌三头间,远端指深屈表面;剥离紧贴骨膜下,手中当中保安全。肘后外侧入路1起自肱骨外上髁,沿着皮纹向下走;直接越过桡骨头,五六公分已足够。牵开尺侧腕伸肘,暴露关节囊外周;避免损伤桡神经,前臂旋前莫旋后。肘后外侧入路2肱骨外上髁后缘,切口斜向尺骨干;长约五至六公分,这条进路最安全。肘前侧入路屈肘纹上五厘米,肱二头肌内缘起;肘窝内侧向外转,横切口到肱桡肌。肱桡内侧向下走,四五公分已足够;肘前切口“S”形,神经血管比较多。找到肱肌肱桡肌,先把桡神经游离;切开二头肌腱膜,肱动静脉紧相依。正中神经在内侧,肌皮神经在浅区;熟悉解剖操作细,手术安全且顺利。
-
130991
11:49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搞事情的时候。活泼好动的老外也没闲着,最近美国医生采用3D打印技术,给一个被子弹严重毁容的病人实施换脸术,获得巨大成功,病人找到自信,重回社会。 美国Mayo医学中心采用3D打印技术成功实施变脸手术 踏遍青山人未老,却不是,风景那边独好! 随着协和3D数字骨科研发中心在协和西院成立,2017年2月,采用3D打印技术,武汉协和骨科医院西院成功切除一例巨大骨盆肿瘤。 25岁的监利小伙小王,在当地医院发现左侧髂部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经当地医生推荐,小王来到武汉协和骨科医院西院找刘勇主任求治。刘勇主任发现,患者左侧髂骨肿瘤巨大,在与协和骨科医院院长、我国骨肿瘤权威邵增务教授讨论后,决定采用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方案,力争完整切除肿瘤。 3D打印技术在模型上真实再现骨盆肿瘤 由于3D打印技术在术前已经将髂骨肿瘤的范围显露无疑,使得以邵增务院长为首的手术团队胸有成竹,手术仅耗时2小时就将肿瘤完整切除。 协和骨科医院邵增务院长在西院指导骨肿瘤切除手术 协和西院骨科主任刘勇教授介绍,3D立体打印技术,是在电脑控制下,通过特殊打印机打印,将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的技术。3D打印技术有助于手术规划更精准,满足了个体化、精准化医疗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协和3D数字研发中心落户西院,将极大地促进西院骨科技术的发展。 协和3D数字研发中心落户协和西院,助推西院骨科大发展
-
130957
20:12
患者到医院看病,担心医院开贵药、乱开药的情况可能即将成为历史!因为从2017年4月8日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将全面实施!长期以来,以药补医机制是公立医疗机构重要的补偿渠道和收入来源。虽然这种机制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弊端越来越明显:刺激医疗机构多用药、用贵药,扭曲医疗服务行为...导致医药费用较快上涨,增加医保基金和患者支出负担...损害公立医疗机构形象,弱化公益性,加剧逐利性...今日(3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召开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北京这次可是来真的!会上都发布了哪些影响我们就医看病的重大举措?快跟着健康北京一起来看看吧!(点击图片看大图)有人担心,改革后,我看病的花费是不是反而增多了?答案是“没有!”。经测算,改革后全市医疗费用总量上基本平衡,患者费用负担总体没有增加。但就患者个体而言,因每位患者在就诊疾病、治疗方案、治疗周期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会有不同影响。焦点问答1. 此次改革能够覆盖到多少家医疗机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在京医疗机构适用本方案。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可自愿申请参与本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并执行各项改革政策。根据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多次组织核实和确认,参与改革的医疗机构达3600多家。2. 此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在医保政策上,怎么保障老百姓的待遇?这次改革中,全市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含新农合定点)都将参加,执行同一个政策。1. 医事服务费将纳入本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其中,门诊医事服务费实行定额报销,参保人员发生的医事服务费按规定报销,并且不受起付线和封顶线的限制。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定额报销40元,二级普通门诊定额报销28元、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定额报销19元。住院医事服务费按比例进行报销。2.此次调整价格的医疗服务项目基本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此次调整的435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除国家明确规定不报销的项目外,都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其中,新增的55项专项护理和新生儿诊疗项目全部纳入报销范围,特别是此次调整后的96项中医类项目,也全部纳入报销范围。3. 在医保药品目录范围内的药品,医保都按规定报销。4. 加大北京市城乡低保、低收入等社会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①将门诊救助比例从70%调整到80%,全年救助封顶线从4000元调整到6000元;②将住院救助比例从70%调整到80%,全年救助封顶线从4万元调整到6万元;③承担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押金减免比例和减免额度参照调整后的住院救助标准执行;④将重大疾病救助比例从75%调整到85%,全年救助封顶线从8万元调整到12万元。3.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老百姓怎么进行医保报销?在医保报销流程上会不会有变化?这次改革中,参保人员就医报销流程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本市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仍执行持卡就医实时结算相关规定,就医报销流程不会发生变化。另外,为配合医药分开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方便常见病、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在社区就近就医用药,免去为开药到大医院往返奔波排队的麻烦,北京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①不断增加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数量,目前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有1400多家,方便百姓就近就医②统一社区和大医院医保药品报销范围,凡在大医院能报销的药品,在社区也都能报销③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4种慢性病患者,可享受2个月长处方报销便利④鼓励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居家上门医疗服务和建立家庭病床,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均按规定予以报销⑤无论门诊和住院,因病情需要,参保人员可以顺畅的进行转诊、转院⑥对社区和大医院实行“差异化”的医事服务费报销政策,使患者在社区就医的负担明显低于大医院。4. 通过阳光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后,能保证药品质量不下降吗?在阳光采购过程中,卫生计生委将药品质量作为评价药品的第一要素,对存在发生严重药害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企业,在北京地区屡次发布严重违规广告的企业和查实存在严重商业贿赂行为的企业,以及生产环节抽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品种,实行一票否决,直接纳入不良记录。另外,制定了包含11个大项的药品质量百分评价体系,这些指标及评价结果,都将对医疗机构予以公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将加大药品质量抽验力度。一方面对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及供应价格明显偏低存在质量隐患的产品,开展重点抽验工作,全面检测我市主要供应渠道药品质量。另一方面,与卫生计生委建立药品价格调整信息沟通机制,对降价幅度调整较大的品种,开展有针对性地抽验工作,监控此类药品质量,保障药品价格降低后质量不降低。5. 前面提到为免去慢性病患者为开药往返奔波大医院的麻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4种慢性病患者可享受2个月长处方报销便利。这里提到的“长处方”怎样落实?目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已经印发了《关于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长处方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京卫基层﹝2017)3号),以确保有关政策的落地。首先,基层医疗机构要建立以维护居民健康、保证用药安全的原则。其次,患者要满足以下条件:1. 患有四类慢性病且诊断明确,并提供二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书或门诊/住院病历。2. 已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接受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健康管理,签订“申请长处方知情同意书”并能遵照执行。3. 治疗方案明确,长期服用长处方药品范围内同一类药物,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或可以2个月内居家用药治疗。4. 执业医师要按照《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和《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临床诊疗规范要求提供长处方服务。6. 此次改革中,如何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的药品目录对接?是否所有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常用药品都能在社区拿到?此次药品阳光采购工作将原基层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的药品采购平台合二为一,通过“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采购目录的上下一致。基层机构与二三级大医院药品上下联动后,基层反映集中几个药品,如用于降低血糖的“格华止”(二甲双胍片)因原政策限制不能进入基层医疗机构销售,本次阳光采购后患者均可在家门口的基层机构就医取药,与此同时还享有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如“格华止”的降价幅度达到了8.9%。此次医药分开改革,社区与大医院在可采购品种上实现了统一,社区能够采购到大医院的所有药品,加之前期市人力社保局也出台了社区与大医院的医保报销目录统一的利好政策,相信这两项政策能够极大的推进我市分级诊疗工作,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前往社区就医。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所有药品均能在社区使用。药品的使用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基础上,同时还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开具药品的医师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也必须符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也就是说,在满足患者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必须坚持医疗质量与安全原则、坚持结合功能定位合理配备药物原则、坚持基本药物优先原则、坚持四类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四类慢性疾病)药物优先原则。由于社区医疗机构的药房仓储面积小,设备设施少,它销售的商品种类必定比大医院的少。据统计,三级医院药品配备数量平均在800种左右,二级医院药品配备数量平均在600种左右,社区一般在300种左右,所以社区有可能不会将全部药品配备齐全。但为方便患者,要求医联体范围内的慢病药品目录尽可能统一。7. 群众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咨询或举报问题?为方便群众咨询、举报,政府将畅通4条热线服务电话。医事服务费问题和医疗行为规范问题,可拨打12320卫生服务热线;价格违法问题,可以通过12358价格举报电话、网络等形式咨询、举报,并注意保留好证据材料;医保报销问题,可拨打12333医疗保险服务热线;综合问题可通过12345市民热线反映。
-
130951
14:27
很多医生都羡慕大医生的功成名就,殊不知他们取得的成绩都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医患纠纷,深究起来也大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很多功成名就的大医生,就是将这些患者关心的小事情能够处理得当,不仅将一场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更赢得了患者的尊敬。一位在临床一线和管理岗位工作近30年的医院院长讲诉了一则值得记忆的医患故事,在这则故事中因医生处理得当,大哭大闹的老太太变脸成心存感激的可爱老太太。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给患病的老伴陪床。一天,护士通知她因为欠钱当天的输液治疗不能进行了。老太太得知这一消息后,在护士办公室反复央求先给输液,可医院有规定,得先交钱才能进行后续的治疗。对老太太的要求,护士也很无奈。老太太只好嘟嘟囔囔地往外走。就在老太太关上门的一刹那,一位大夫生气地说:“老东西,真不讲理。”没想到这话被老人听到了,被激怒的她在病区走廊里大哭大闹起来。该院长闻声赶紧上前,问清缘由后,请那位口出脏话的大夫给老人道了歉,可老人还是不依不饶。该院长解释说:“大妈,我知道您是个讲理的人,现在大夫都向您承认不是了,咱不能得理不饶人”。我现在帮您联系一下家人,送点钱过来,先给老大爷治病,行吗?”听了我的这些话,老人慢慢停止了叫骂,并在我的安抚下回到了病房。过了几天,老人要出院了,老太太专门到院长办公室表达了对这位院长的感激。但见到惹怒她的大夫也在,老太太当即又把这位大夫给骂了一通。这件事之后,老人把我当成了值得她信赖的朋友,偶尔还给我送来家里种的蔬菜。所以,从内心讲,很多人真的都是挺好的人,就像这位欠费的老人,她不是故意要欠费用,也不是故意要闹事。如果护士提前一天告诉她,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患者太挑剔,而是我们的一些流程有待改进。如果我们能处处为患者着想,我们的言行能让患者感到一丝温暖,很多矛盾也就能得到缓和。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由点滴小事组成的,并没有多少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需要我们来做决策。每天把小事处理好了,就可成就一番事业。郎景和院士曾说过:“我们也许做不了伟大的事业,但应以伟大的爱心去做一些小事情。”医者不能认为自己掌握着医学知识,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让患者一味服从你、接受你,而应怀着一颗怜悯之心,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塑造一个可信赖、值得尊重的医者形象。因此,对于医生来说,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将患者的怨气转变成对医生的感激,那就不是小事,是有一定智慧和胸襟的大医生才能做的到。
-
130935
15:48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在我国,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近日,一位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河北省馆陶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去世。患儿家属纠集多人在医院滋事,女医生王萍遭患者家属围攻,在逃生时不幸坠楼身亡。此事在医务界引起强烈震动。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很多人整日提心吊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一位又一位的医生相继被害,所有医务人员的心都在流血。在英国牛津的一所医院里,笔者看到过一张标题为“零容忍”的告示:“我们希望员工感到价值和尊严。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仍会为你尽最大努力。所以,请用体面和尊重的方式对待他们。对员工使用暴力是不被容忍的。我们不希望员工遭受任何形式的语言侮辱、威胁和袭击。”这种对暴力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反映了英国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爱护。其实,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要看两点: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妇女和儿童,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教师和医生。教师和医生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生命的保护神。如果教师和医生都没有尊严,这个国家就算不上一个文明国家。事实上,无论在任何国家,医生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人们之所以尊重医生,是因为生命至高无上。没有医生,就没有生命的延续;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眼下,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在医院里,常常听到患者这样对医生说:“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把病治好了”、“我们可是花了钱的,如果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花钱看病,属于消费行为。患者就是消费者,医生治不好病,必须赔钱偿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很荒唐。因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医患暴力冲突事件增加,还与人们对医学的误读有关。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于是,很多人对医学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医学无所不能,人类已经具备了跟自然规律抗争的能力。只要拥有了最先进的技术,就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于是,科学技术被推上了神坛,医学朝着错误的方向高歌猛进。一方面,医生陷入了技术崇拜,盲目追求高端医疗,导致医疗费用不断飙升;另一方面,患者过度相信医学神话,不惜代价地寻找新特贵药,误以为只要肯花钱就能治好病。结果,很多人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忘记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医患之间立刻就会由“同路人”变成“陌路人”。病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病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可见,基于技术崇拜的医患关系,是脆弱不堪的。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因此,只有让医学走出商业交易和技术崇拜的误区,医患关系才能回归本位。医生被称为“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一个不懂得尊重并感恩医生劳动的患者,是不会懂得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医患之间,彼此尊重,才能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