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专业
您的位置: 骨科在线中西医结合专业医生园地-骨科人文
  • 83324
    10:59
        近期收治一例34岁女性脊髓损伤患者,两个月前受伤,伤后有过一次正常月经,此后出现停经。追问病史不支持怀孕。行子宫输 卵管附件彩超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患者可能是入院后逐步知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心理压力较大致内分泌紊乱。故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与护理。但两周后月经 仍没来,而且述诉乳头有分泌物流出。泌乳素化验结果提示高泌乳素血症,胸部X线片无异常,头颅MRI报告垂体大小正常,蝶鞍等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故目前尚 不能确诊为垂体微腺瘤。按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服用溴隐亭治疗,15天后泌乳素降至正常水平,3周后泌乳停止,5周出现月经。目前给予低剂量溴隐亭维持治 疗。此病例提示:脊髓损伤等严重创伤后的心理问创伤不容忽视,有可能引起相应的神经内分泌临床症状。同时,对于特殊的临床表现,也应按常规的诊疗项目排除 器质性病因,不误治疗。
  • 83325
    10:59
        又一例脊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的病人安全拔管了。颈段脊髓损伤可导致呼吸肌麻痹,下颈段损伤通常可存留膈式呼吸(胸式呼吸消 失),上颈段损伤多需介助呼吸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痰无力、肺部感染等。因此,损伤急性期为了抢救和气道护理,可能需要气管切开。病情平稳 后何时能安全拔管逐步提上日程。如果拔管条件和时机不成熟,可能带来气道阻塞、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拔管的首要前提是已恢复自主呼吸,生命体 征平稳。进行堵管训练,持续堵管24-48小时无呼吸困难、可经口排痰无需辅助吸痰,同时血常规、血气分析和胸片或CT检查,对于长期带管超过3个月以上 者,还需进行喉镜检查,以观察有无气道增生、瘢痕、狭窄、气管壁塌陷等问题,除外异常情况后可考虑拔管。拔管处油纱填塞,敷料覆盖。拔管后需监测1日以 上,以预防意外。气管切开愈合后进行呼吸训练,改善呼吸功能。
  • 83323
    10:57
        近日收治一老年女性患者,小医查房时发现患者颇为眼熟,电脑调出其既往在院所查影像学检查,发现竟是2个多月前急诊看过的 一名患者。当时患者摔伤致胸12椎体压缩骨折,进一步行腰椎CT检查后竟偶然发现骶骨存在占位性病变,考虑可能为骶骨肿瘤,患者家属当时选择了保守治疗。 原来患者回家后卧床休息,1个多月后腰、髋及双下肢疼痛逐步缓解,但肩背部及双上肢突然出现放射样疼痛。询问病史伤前半年余也曾间断发生过类似症状,不过 本次较重,尤其是坐位、站立位及平卧位时严重,导致其仅能半卧于床上。前日至门诊行颈椎核磁检查,结果发现颈5、6椎体骨折,骨块压迫神经,同时颈部其他 椎体已存在异常信号表现。结合病史,目前的诊断为颈5、6椎病理性骨折,颈部神经损害,骶骨占位。因患者多椎体异常,所以目前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但仍需 进一步详细检查明确原发灶及诊断,后续结果小医将进行追踪报道。
  • 83322
    10:55
        50岁左右男性,饮酒后自楼梯上摔下,导致多发肢体骨折,具体损伤部位包括双侧跟骨、右侧胫骨平台、 右侧桡骨远端骨折。早期肢体骨折行石膏外固定,因患者入院时意识不清且存在呼吸困难,因此首先收入重症监护室,5天后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直到此时患者 及家属才发现患者存在四肢运动障碍,行颈椎MRI检查后提示为颈椎管狭窄,T2像可见脊髓内异常高信号改变,CT检查未见骨折脱位迹象,诊断为无骨折脱位 型颈脊髓损伤。伤后2周行颈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同时一期行双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伤后3周行右侧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6周复 查,四肢运动功能恢复至4级水平,肢体骨折复位良好,逐渐练习负重及行走。    由此病例我们可以总结以下经验:1、对于多发损伤的患者,在关注明显的肢体骨折的同时应注意排除颈脊髓损伤的可能。尤其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在排除颈椎损 伤之前应注意做好颈椎保护。2、脊髓损伤患者合并的肢体骨折一定要做到早期正确处理,充分考虑患者可能的神经功能恢复,避免消极处理,延误合适的治疗时 机。3、过度饮酒危害大,劝诫男同志千万不要贪杯。
  • 83321
    10:54
        前些天收的一位颈脊髓损伤患者,髋臼骨折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后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开始接受康复训练。术 后10天起站床训练,现在已经术后2周,伤口也拆了线,伤口长的很好。今天查房,患者跟我说,我的双脚趾头都能活动了,腿也能抬起来了,兴奋地不得了。回 想起,这个患者刚住院那几天,小腿打着骨牵引,翻身都困难,更别提站床和下肢被动活动了。要知道,脊髓损伤的早期,尽早地离床接受康复训练对患者具有很重 要的意义。看来,一个正确的治疗方案,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时机!
  • 83320
    10:50
        约80%的人在人生不同时期会有腰痛的体验。也就是说虽然没有达到休假或生活不便的程度,但是日常生活中被不同程度的腰痛困扰的人还是很多的。    需要了解的是,身体其他部位的疾患同样可以引起腰痛,比如说肾脏,胃、胰腺和肠、恶性肿瘤,另外骨性和代谢性等全身疾病也可引起腰痛。这些疾患往往还伴随其他症状所以和单纯腰的痛往往不同。这些疾患只有在腰痛顽固或治疗无效时医生才会考虑到寻找其明确的病因。    我们所提到的腰痛,大多数时候指的是机械性腰痛,单独指腰部的疼痛。无论男女,一生下来,脊柱便是支撑躯体的结构,并和重力保持均衡的对抗协调关系,不管站立还是坐位都支撑着身体,使得鞠躬,盘腿、转身、蹲踞等动作都能完成。    了解腰痛首先要了解脊柱的解剖结构。腰椎的哪个部位总是接受刺激,总是承受外力、或者用腰不注意的条件下使腰部遭到损害等状态,发生腰部劳损。腰痛就是因为腰椎的这些部位收到损害而发生的。损伤的具体部位了解了,疼痛的原因就知道了,治疗方法也就好想了
  • 83168
    14:31
           随着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实质性推进,新晋掌门人李斌成为了卫生领域最焦点的人物。作为官员,她身上有着很多鲜明的标签——“女性高官”、“经济学博士”、“地方大员”,这使得她在25位新一届国务院组成成员中尤为突出。      从吉林省副省长到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再到安徽省省长,而现在,李斌是新近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简称“国家卫计委”)主任。履新前,她曾主政地方医疗卫生工作八年,掌门计生委五年,而在卫生部和计生委合并的“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李斌的就任并没有让人太意外。      她是个低调的官员,在就任卫计委主任之前,很少有人注意到她,所以对她的认识“依旧模糊”。循着她的政治生涯看去,借助她在各地任职的点滴,可能我们会对她认识得更全面,更清晰。      李斌的出现,则加速推进了“安徽模式”的发展。据媒体报道,按照安徽省此前的计划,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自2012年10月在省内21个全国试点县率先推开,第二轮试点将在2013年启动。但两个月后,也就是2012年12月,第二轮试点53个县即全面推开。      安徽因此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启动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省份,而这一进度比中央提出的到2015年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提前了至少两年。为弥补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安徽省财政拿出2.4亿对县级公立医院进行补助。“这2.4亿由省财政拨付,不增加各市和县的负担,这就是李省长的决心和勇气。”程进军告诉记者。      单是考虑卫生部和计生委的合并,对于新任国家卫计委掌门的人选,李斌应该是最适合的。因为几乎没有其他人在拥有丰富的卫生和计生工作经验的同时,又主政地方多年。而从李斌个人来讲,她成为了建国以来卫生部的第四任女性部长,此前的三位分别是李德全、刘湘屏和吴仪。对这位魅力女性来讲,担当的不仅仅是部门的责任,更多的是民生重担。对此,前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两会上谈及李斌,称中央慧眼识人。但他又寄语李斌说,“今后卫生也好,计生也好,一定要做得更好。”
  • 82893
    16:33
          5月15日下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为北京博爱医院患者举办第二十三个全国助残日“唱响梦想”主题活动。以歌声迎接残疾人和残疾工作者的节日;以音乐激励残疾患者自强不息;以韵律架起社会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今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将把音乐治疗做为一项新的治疗技术逐步推开,并发挥音乐治疗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博爱医院院长李建军观看节目   北京博爱医院医生观看节目   患者表演节目   患者表演节目
  • 82764
    13:09
        对运动产生恐惧或对脊柱减荷和脊柱稳定防范有障碍的患者,将进入步骤二:认知行为治疗。    什么是认知行为治疗?它是指一种更有组织的方式,涉及认知行为级别或分期,解除患者的担心和害怕,并教授一些简单、安全、有效的方式以减少这些顾虑。    针对人群:亚急性期患者中易转为慢性疼痛的患者,或慢性期患者。    分级暴露训练,是行为和躯体再调节的联合。它强调褒奖健康行为同时忽略病态行为。  分级暴露训练从基础测试开始,以鉴别所担心的活动和疼痛容忍度。然后患者逐渐被暴露于他们所害怕的刺激中,直至他们确认这些恐惧因素也是安全的。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对恐惧-逃避模式的解释而被引入,运用患者自身 症状、观念和行为来解释这个恶性循环。患者选择他们想要进行的活动,然后他们接受该活动的教育和再确认。临床医师和患者共同探索关于该活动恐惧的方面。健 康行为被强化了,而疼痛行为(如:叹息,做鬼脸)并无变化。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支持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比起以医生为中心的直接模式更成功。
  • 82763
    13:06
        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临床症状是大家公认的事。可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髓核的化学刺激也能引起神经根 功能障碍。这与髓核释放出的多种炎性因子密切相关。神经根接触到髓核后会出现电生理学和血流异常,3周后逐渐恢复。这些作用在大量应用抗炎药物,如吲哚美 辛后得到缓解。而且应用抑制T细胞的强力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也可以改善神经根的血供和电生理表现。这说明自身免疫反应在神经根的病理生理变化中也起到重要 的作用。    事实上,在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临床症状方面还有许多不明了的东西。一个是没有机械压迫就不会有症状吗?最近的实验表明只要髓核与神经根接触,即使没压迫也会 引起其电生理变化和血流减少。这样看来,即使影像学上没有压迫表现也不能否定存在神经根受累。而且引起神经功能的改变(肌力和感觉)的病理与引起疼痛的是 不是一致也还没搞清楚。以前的论文中报告说,单纯的压迫,只会引起肢体沉重感而不是疼痛。    今后的研究方向是辨明神经根的压迫和髓核的炎性因子各自对神经根起了什么样的不同作用。单纯认为压迫是起因恐怕站不住脚的。

页面

推荐阅读
暂无信息
热门病例
暂无信息

   


骨科在线 北京经纬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0139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25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1号楼8层08公寓H

联系电话:010-85615836

Email:orth@orthonlin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