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专业
您的位置: 骨科在线中西医结合专业医生园地-骨科人文
  • 81921
    13:24
              2013年4月26日晚上10点,雅安市中医院的手术室里灯火通明, 积水潭医院雅安北京医疗队手外科主任医师兼医疗队队长田文和创伤骨科副主任公茂琪正在为一名桡骨远端骨折的伤员紧张地做着手术。           下午5点左右接到雅安中医院的电话,请我院医疗队急会诊,伤员是一名在灾区的记者,因为是江苏老家,他执意要回上海做手术,就中医院的手术室的硬件条件没有问题,但伤员还是不放心,要求回上海手术,医院的院领导担心路上有危险,一再劝说在雅安手术,并告诉他手术的专家是北京积水潭医院过来的医疗队,随同过来的同事听说是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专家做手术,非常高兴,医院院领导也告诉他请积水潭医院北京医疗队为他亲自手术,伤员也打消了回上海手术的念头,当即决定在雅安做手术。           雅安中医院为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专门从成都调来最适合他的手术器材。手术台上,创伤骨科副主任公茂琪认真操作,技术娴熟,田文主任配合默契,手术进展非常顺利,由于公茂琪副主任白天已经做了4台手术,而且手术非常复杂,此时的他体力消耗已经很大,汗水不时渗出额头,但他对待手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把每一次手术都当成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和考验。           一个半小时的手术顺利结束了。公茂琪主任严肃而认真地对主管医生说:“明天要认真观察引流管的引流量,拔管时间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进行,明天早晨我来看病人。”这已经是夜里11点半了。中医院领导、手术室的麻醉师们和伤员单位的领导对积水潭医院北京医疗队的职业精神和精湛的技术赞不绝口。           当田文主任和公茂琪副主任离开医院时,他们疲惫的身影消失在雅安的夜色中。雅安夜色美!       26日晚10点,积水潭医院雅安北京医疗队手外科主任医师兼医疗队队长田文和创伤骨科副主任公茂琪为一名桡骨远端骨折的伤员紧张地做着手术。
  • 81920
    13:20
    积极部署,全力救援,再显“铁军”风范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时,正值抗震救灾五周年纪念•灾害医学学术交流会,暨第十届华西骨科国际论坛在成都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名骨科专家以及参加08年汶川地震救援队的代表们一起参加了会议,全国抗震救灾医学专家云集成都。在场主持大会的我院党委委员、骨科主任裴福兴教授决定临时休会,并和骨科党支部沈彬书记、来蓉专家们紧急预估雅安地震伤员情况,商讨抗震救灾对策,另一方面指挥科室共产党员及其他所有人员全力投入抗震救灾之中。根据5•12地震救援经验,骨科是救治伤员的主力部队和重中之重,所以在地震伤员到达之前,就分流医护人员,准备物资、床位,做好救治地震伤员的万全准备。         20日早上10点,骨科党支部和科室在医院统一部署下,派出党员刘雷、孔清泉、入党积极分子张晖、王光林四位教授奔赴此次抗震救灾医疗最前线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指导当地医护人员开展现场救治工作,安排党员刘浩、钟钢两位教授赶赴雅安市人民医院,指导进行急重症伤员的救治及转运。这是我院于地震当日紧急派出的首支医疗队伍,骨科医生们无条件服从医院安排。         为了全力应对抗震救灾工作,在党支部和科室行政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下,华西医院骨科第一时间暂停了平诊患者入院,动员尚未手术的择期患者及病情平稳的术后患者出院,迅速开辟了专门的地震伤员病房,紧急调用眼科B区和日间病房作为备用病房并准备妥当。4月20日当晚已接收来自雅安、邛崃、芦山县的地震伤员,并于当晚及时对开放伤进行手术,在手术抢救上病人康复上珍惜每分每秒。截至4月23日晨7时,骨科共收治地震伤员117人,他们分别来自芦山、雅安、蒲江、眉山、双流、郫县、名山、华阳、丹棱、大英、洪雅、乐山、大英、都江堰及成都等地区,近一半患者来自芦山重灾区,其中重症患者25例,危重患者2例,地震当晚,华西骨科已完成急诊手术24台,骨折复位石膏固定25例,骨牵引4例,目前仍有几十人等待手术,手术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党员不仅仅承担了对病人的医护任务,也全面保障了后勤人员、病人家属、外来医疗队的生活质量,加强了对老、幼、孕病人及家属的生活护理与特殊照顾,在伤员救治中,体现出一贯的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为灾区伤病员的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长城。团队协作,抢救一线,凸显“先锋”旗帜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华西医院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抗震救灾的英雄人物,这当中,骨科的共产党员用行动撼动着每个人的心灵,用爱谱写了一首奉献的赞歌。在骨科党支部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引领下,党员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忘我工作、连续作战、不辞辛苦,不计得失,年轻的医生们长期站立工作,夜以继日参与工作。裴福兴、宋跃明、沈彬、曾利辉、李玲利、石锐、廖灯彬这些持续工作40个小时以上的医护人员都是共产党员,还有很多共产党员都冲在前面积极参与救援。         党员曾利辉自地震当日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过病房,据了解,其丈夫也同在我院ICU病房坚守岗位,将不足5岁的孩子留给家人照顾。科室还有很多夫妻双双都在院内救援一线,正是这些医护伉俪们谱写了华西医院舍小家为大家的动人篇章。         武警受伤战士燕凯凯是21日于灾区执行抢通道路任务时,因突发余震,在疏散、护送群众至安全地带时躲避不及被飞石砸中,造成颈椎骨折脱位被送往华西医院骨科。武警和医护人员同是参与抗震救灾的“战友”,科室对燕凯凯的手术也十分重视,经过专家组讨论选取效果最好、创伤最小、恢复速度最快的手术方案,由党员刘浩教授实施手术,在后期治疗过程中配备康复师、心理治疗师、志愿者,由党员薄蕊等护士负责护理。党员薄蕊是骨一病房首位请战去灾区救援的护士,已经扎好包裹随时准备出发,最后也是遵从科室安排,积极投入到院内救援中来。         20号晚上,百岁高龄老人罗财发从地震前线送到华西医院的时候,此时距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了14个小时。骨科六病房的医护人员在掌握老人情况后,一面为老人做各种检查确认伤势,及时为老人安排了两名高年资的特需护士随时守候在老人身旁,为其提供各种医疗护理,另外还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此外,医护人员还通过媒体朋友的帮助向外界发出了寻找罗财发老人儿子的启事,希望能联系到他的儿子……        截止4月24日8时,骨科累计收治了地震伤员130人,占全院总接诊伤员的二分之一以上,科室压力较大,任务繁重,但是共产党员们处处带头,科室人员齐心协力团结协作,诠释了“团结、实干、精业、奉献”的华西精神。
  • 81919
    13:11
              4月27日早7:30,积水潭医院雅安北京医疗队来到雅安体育场为这里的部分伤员组织义诊活动。           曾经空旷的雅安体育场现在都被蓝色的帐篷覆盖,有些人还没有起床,这里的伤员都是轻伤,早期曾经医治过,积水潭医院雅安北京医疗队今天过来主要是给他们复查伤情,伤员们围坐在一起,医疗队每一名专家看一个伤员,仔细询问他们的受伤经过,认真检查他们受过伤的踝关节、腕关节的各种功能,我们的到来使伤员们都很激动,虽然操着浓重的四川话我们的专家有时听不懂,但为了一个关键词,一遍一遍的问,当专家听明白时,双方都会心地笑了。           田文主任走进帐篷,蹲下身来为伤员认真检查,当伤员听到田主任说您的伤情没有太大的问题时,伤员高兴地说:“感谢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专家!”半个多小时,专家们复查了6个病人。           8:02分,医疗队集合和当地的老志愿者、工作人员和群众一起参加四川省全省的哀悼仪式。巴山呜咽,蜀水涕泣,积水潭医院雅安北京医疗队13名队员用三分钟的凝眸,去安抚受伤的芦山,医疗队员更用神圣的使命为震区人民送来北京人民的关爱与温情,雅安体育场里汽笛长鸣,送别着196个远去的生命,逝者安息,生命坚强!           仪式结束后,医疗队返回雅安中医院为地震伤员实施手术。   8:02分,医疗队集合和当地的老志愿者、工作人员和群众一起参加四川省全省的哀悼仪式 27日早7:30,积水潭医院雅安北京医疗队来到雅安体育场为这里的部分伤员组织义诊活动 北京电视台现场直播我院雅安医疗队在雅安体育场义诊  
  • 81912
    17:11
        雅安抗震救灾任务圆满完成,国家康复医疗队顺利凯旋!让我们共同祝福地震伤员早日康复!感谢所有为抗震救灾做出辛勤工作的前线和后方的同志们!     另外,张军卫医生、陈彤宏康复师、魏娜护士长留守八一康复中心做收尾工作。 国家康复医疗队队员顺利凯旋   国家康复医疗队队员顺利凯旋   国家康复医疗队队员顺利凯旋     
  • 81893
    14:33
        四川省政府4月25日发布公告,为表达全省各族人民对“4·20”芦山7.0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省政府决定,4月27日为全省哀悼日。        4月27日上午8:02,我院李为民院长、敬静书记等院领导及临床、医技、职能部门部分人员在急诊科门口,默默站立,那张写着“沉痛哀悼四川省‘4.20”芦山地震遇难同胞”的横幅紧握在医护人员手中,白纸黑字,诉说着对逝去同胞的哀思与怀念。一旁,两台救护车同时鸣笛。同时,我院其余8千余名职工,3千余名在读研究生、本科生在自己的岗位上默哀3分钟,表达对雅安芦山地震遇难同胞的哀悼之情。     华西医院骨科成为华西医院收治病人最多的科室,70%的伤员被送到这里治疗。8点02分,骨科所有交班医生在岗就地为地震遇难者默哀。        
  • 81887
    13:31
               2013年4月26日9点,随着飞快的救护车,从北京空运到雅安的特殊医用辅料运抵雅安第二人民医院。                     今天早上,积水潭医院雅安医疗队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在雅安第二医院因烫伤住院的一岁零八个月的女童梦瑶急需的敷料从北京特快成都,今天由支援成都华西医院的积水潭医院派出的第二批北京医疗队的三名专家亲自送到雅安。          23日,积水潭雅安北京医疗队烧伤科陈欣主任在雅安第二人民医院给小梦瑶检查时,发现孩子烫伤面积为15%,深II度,对于这样的婴幼儿来说,就是大面积烫伤了。面对伤口,需要一种烧伤科专业用的敷料,然而得知雅安地区没有这种辅料的消息,孩子的母亲眼中充满伤心的泪水。此时,陈主任果断拨通了北京的电话,几分钟后,他对孩子的父母说,需要的敷料已安排从北京特快过来。          26日,上午9点,积水潭医院支援华西的第二批北京医疗队的创伤骨科主任吴新宝、副主任朱仕文和主治医师赵春鹏三名医疗队员经过150多公里的成雅高速把一箱特殊的医用辅料送到了雅安,一箱满载着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爱心敷料送到了小梦瑶的身边。         雅安第二人民医院的院领导高兴地握着吴新宝主任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北京积水潭医院给我们的大力支持!”          烧伤科陈主任在病房给孩子迅速换了药,医疗队护士杨华丽、迟春梅和陈璐萍一起配合,她们帮助安抚孩子,递送敷料和协助包扎,40分钟后,换药终于完成了!           陈主任说,再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孩子就基本康复了。           小梦瑶的父母从医疗队手中接过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泪水夺眶而出,小梦瑶睁开大眼望着医疗队,挥动着久久不愿放下的小手。            地震无情,人有情。在孩子的记忆中也许记不住积水潭医院北京医疗队中的任何一个人,医疗队的爱将给她一双隐形的翅膀!   积水潭医院支援华西的第二批北京医疗队的创伤骨科主任吴新宝、副主任朱仕文和主治医师赵春鹏三名医疗队员经过150多公里的成雅高速把一箱特殊的医用辅料送到了雅安。 积水潭医院北京医疗队创伤骨科吴新宝主任(左二)和烧伤科主任医师陈欣(右二)向雅安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左一)赠送医用辅料。 医疗队员搬运医用辅料           在医疗队护士杨华丽、迟春梅和陈璐萍配合下,烧伤科陈欣主任为孩子换药。
  • 81879
    13:03
            4月25日上午10点左右,在雅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创伤骨科副主任公茂琪和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毛玉江正在为病人手术,无影灯下,两位专家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术视野,细心地操作着。突然,余震发生了,田文主任看看大家,镇定地说,余震了,还在大家互相交换目光的瞬间,台上的手术专家似乎没有什么感觉,继续做着手术,而无影灯却在头上轻微晃动,似乎在告诉我们,余震就发生在你们的脚下,余震过后。手术也顺利结束了。         下午3点,中医院的手术室里,还是这两位专家在紧张地手术,余震仿佛紧紧地追着我们的医疗队,又和医疗队来了一接触,两位专家全然不顾,继续做完手术。其实医疗队自21日到达雅安后,余震就没有停止,只是发生的频率越来越低,震感越来越弱,但是医疗队的手术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从没有因余震而停止过,余震给医疗队增强了工作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做完手术后,医疗队组织进行集体大查房,为明天需要手术的5名伤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积水潭医院北京医疗队的13人中有11人都赶上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有了经验还是不一样,忙而不乱,更没有第一次那种恐惧心理。和当地同行的协作也很顺畅,术前护理、术后锻炼我们有专长。”对于余震,开始两天还有点感觉,到后来压根没有了。有15年护理经验的陈璐萍和迟春梅这对老搭档淡定地说。   左图:积水潭医院北京医疗队手外科主任田文在雅安人民医院手术中 右图:积水潭医院北京医疗队脊柱外科行勇刚副主任医师(中)在雅安人民医院手术中 左图:创伤骨科公茂琪副主任(左四)和毛玉江副主任医师(右一)在雅安中医院为伤员手术 右图:创伤骨科公茂琪副主任(左一)和毛玉江副主任医师(右三)在雅安中医院为伤员手术 创伤骨科毛玉江副主任医师长在雅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中 左图:积水潭医院北京医疗队手外科田文主任医师在雅安中医院查房 右图:积水潭医院雅安医疗队在查房 积水潭医院雅安医疗队在查房,并与术后患者合影
  • 81771
    10:50
        今天去ICU查房,来自雅安的脊柱骨折伤员(男,四十岁,腰1爆裂骨折,后路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的术后情况: 神智清醒,对医护人员说:“好多了,伤后我的双腿不能动,手术后可以自由活动了,而且肛门感觉恢复了,有力了!”,医生的检查结果:体温37.5度,脉搏 85次/分,伤口引流出230毫升血性液体。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5级,下肢包括鞍区的痛觉和触觉明显恢复,病理征阴性。肛门反射、跟腱、球海绵体反射不 明显,尚在恢复中。目前诊疗要点是密切观察生命指标及进食情况保证病人液体出入量;保持伤口引流通畅,观察引流量;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抗炎。今日将转回骨 科病房。    昨日又发现3个腰椎骨折伤员,需进一步检查,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81743
    16:03
    脊柱外科(脊柱上颈椎病中心)是中日友好医院领先学科骨科的分支。我院脊柱外科专业已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知名专业。现有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人、研究生导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5人,硕士5人,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及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培养点。多年来被评为卫生部属临床重点课题承担单位,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以及中日友好医院重大科研等多个项目的研究。科室人才力量雄厚,设备一流,脊柱外科一般疾病以及各类脊柱疑难杂症诊治疗效满意,深得好评。医疗特色:1、经过对颈性眩晕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持续性系列研究,推出了针对颈性眩晕的独特的诊断方法、引入国外先进的近红外线光谱仪技术,对疑难性、难治性颈性眩晕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诊治方案,采取特殊的药物等(包括中草药)保守治疗和各类手术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在国内外占据领先的学术地位。2、对上颈椎领域进行了10余年研究,根据寰枢椎脱位的病程长短、病理机制、牵引及手术松解的效果不同,将寰枢椎脱位进行分型。由我科研究设计,在世界上率先报道的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谭氏技术,The Technique of Tan)已被欧美、日本和国内脊柱外科领域广泛临床应用,并取得满意疗效,相关研究的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权威骨科杂志和著作上发表。3、经过多人次国外进修脊柱微创,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包括颈椎、腰椎经皮椎间盘汽化消融术、腰椎间盘的Med手术、Metrix手术、腰椎后路微创融合手术、脊柱骨折的微创治疗和微创下经椎弓根结合椎体强化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深得好评。4、对于不同类型的各类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病的前/后路个体化手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尤其在治疗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先天畸形等方面疗效显著。5、在多节段、多部位存在异常的脊柱疑难性疾患方面,对可能导致症状发生的异常节段进行深入细致的症状性定位诊断研究,找出其真正病因,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病人得到创伤最小、最有效、最经济的治疗。6、在北京市最早开展脊柱侧凸的发病率普查及各类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受到满意疗效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 80975
    11:14
    《脊柱康复医学》一书由我科洪毅教授牵头,组织科室业务骨干,历时近两年,完成的一部译著。该书总字数133万字,共七部分,39章,从理论与临床实践两方面论述了脊柱疾患的康复疗法。该书主要章节介绍如下:第1章 主动治疗在脊柱疾患处理中的地位;第2章 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在脊柱疼痛中的作用;第3章 质量保证:脊柱问题涉及的范畴及现代处理的尝试;第4章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临床实践;第5章 腰椎稳定性:损伤与再稳定机制;第6章 腰背痛的原因;第7章 脊柱疼痛的分类诊断;第8章 结果评估;第9章 慢性化心理社会危险因素评估-“黄色预警”;第10章 肌力不平衡的评估;第11章 运动能力的量化测试;第12章 运动能力测试:临床评估和疗效评价的扩展模式;第13章 雇佣前筛查和重返工作岗位的评估;第14章 主动自我治疗:脊柱疼痛患者的功能性再活动;第15章 Mckenzie脊柱康复技术;第16章 Brugger姿势矫正技术;第17章 呼吸模式紊乱的康复;第18章 软组织疗法;第19章 手法抗阻技术;第20章 神经松动技术;第21章 关键关节的手法技术;第22章 感觉运动刺激;第23章 反射刺激法易化主动肌-拮抗肌的协同收缩;第24章 瑜伽为基础的脊柱稳定性训练;第25章 脊柱节段间稳定性训练;第26章 功能稳定性训练;第27章 整体肌肉稳定性训练-等张策略;第28章 腰背部稳定性的负重训练;第29章 提高成绩的高级稳定性训练;第30章 炎症和疼痛的营养学问题;第31章 脊柱疼痛的认知行为学治疗项目;第32章 局部疾患的整体策略;第33章 常见综合征处理及关键环节确定;第34章 腰椎整体疗法;第35章 颈椎整体疗法;第36章 患者于医师;第37章 老年人活动的作用和安全性;第38章 非手术疗法在脊柱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第39章 从指南到时间:临床医师的作用是什么。该书的出版发行,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一项空白,为骨科医师、脊柱外科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开展脊柱临床康复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建议骨科、脊柱外科医 师重点阅读第2、5、6、7、8、9、38、39章;康复医师重点阅读第1、3、4、6、7、8、9、11、12、13、14、30、32、33、34、 35、36章;康复治疗师重点阅读第10、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章;患者重点阅读第1、6、 7、9、13、14、24、26、30、32、34、35、36、38章。按计划预计该书将在2017年以后再版。

页面

推荐阅读
暂无信息
热门病例
暂无信息

   


骨科在线 北京经纬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0139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25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1号楼8层08公寓H

联系电话:010-85615836

Email:orth@orthonlin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