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27
08:11
全国人大常委会24日审议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草案规定: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 中国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当天在向会议作说明时表示,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可以通过机读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同一性认定,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范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以及伪造、变更居民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并在金融机构清理问题账户、落实存款实名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杨焕宁说,在居民身份中中登记的指纹信息,是数字化的指纹特征点,不能还原成指纹图像,能够有效保护公民的指纹信息安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中使用的专用芯片在设计定型时已经预留了指纹信息储存区,增加指纹信息不必更换证件式样和芯片。 他表示,对已经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公民登记指纹信息可以通过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逐步实现,无需大规模集中采集指纹信息。同时,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也可以通过为登记指纹信息的持证人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服务等方式,引导、鼓励公民自愿登记指纹信息,缩短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的周期。 为防止公民的指纹等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草案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9432
20:35
开车时,腰最费力,因为上身所有的力量都在腰上。所以,经常开车的人,学会把座椅调整到最佳舒适度非常重要,因为驾驶员的舒适也是行车安全的关键。专家提示,汽车驾驶座在保持坐面和靠背大约倾斜100度的位置时最护腰。这是因为,人靠在倾斜100度的椅背上时,身体是稍稍后仰的,正好符合我们腰身微微后屈的自然曲线,而且此时,汽车座椅腰背处设计的隆起部分最能减少腰部的压力。
-
19431
20:30
夜间行车时,如果道路上毫无征兆地出现一些石头、砖头、树枝等物体,应第一时间轻踩刹车,变换车道,并将脚一直放在刹车踏板上。这些物体可能就是警示物。因为不是每辆车都带有警示三脚架,有些车主只能通过这些东西来提醒后面的司机,看到这些“警示”物,可能前方没多远就停着一辆故障车。
-
19430
20:25
汽车上不管是安全气囊、安全气帘,又或是膝部气囊,都只有在系上安全带的前提下才能起到正面的保护作用。如果没有系安全带,它们只会起到增加伤害的负面作用。原因很简单,碰撞时,气囊弹出会又快又猛,如果没有安全带作为回为拉拽身体,而是根据车辆惯性直接冲向气囊,相当于增大了气囊弹出的力度,会对人体有直接的正面伤害。所以,行车过程中,一定要记得系安全带。
-
19306
13:26
近日,土耳其研究人员发现,手机电磁场可能会降低骨骼密度。因此,频繁接打手机可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土耳其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邀请了150名习惯将手机戴在腰带上,开机状态平均每天在15小时左右,并连续使用了6年手机的男性用户,利用双重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他们骨盆的骨质密度。结果显示,靠近手机一端的髂骨翼的骨质密度略有下降。 研究人员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手机不要贴身携带,最好放在包中,且离身体越远越好。
-
19237
08:05
1、多喝水:可以促进毒素排出。2、早餐多吃粗粮和水果。 3、运动:快走30分钟,或者做健身操。4、深呼吸:大口的呼吸新鲜空气,为肺部做一次大扫除。5、按时排便。6、腹部按摩:用手掌在腹部顺时针按摩50下,再逆时针重复同样的次数。
-
19236
08:00
①皮肤:生气时,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围的炎症,出现色斑问题。 ②子宫、乳腺:女人生气伤乳腺和子宫。 ③甲状腺:老生气会使甲状腺功能失调。 ④大脑:大量血液涌向大脑,此时血液中含有毒素最多,加速脑部衰老。 ⑤肺:情绪冲动时,人一般呼吸急促,甚至过度换气,危害肺健康! 所以,想要保持身体健康,一定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少生气或尽量不生气。
-
19229
18:57
据国外媒体16日报道,联合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世界人口将在几天内突破70亿大关,第70亿名居民或许将在亚太地区诞生。专家指出,世界总人口仅在12年间就增长了10亿。根据预测,2025年世界人口将突破80亿,本世纪末将会突破100亿关口。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及人口统计系教授大卫布鲁姆表示,人口的增长必定会影响健康,安全和经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粮食、住房、能源供应的问题上将会举步维艰。
-
19175
19:46
1、不用冷水服胶囊; 2、睡前半小时服药,服药后忌立刻躺下; 3、睡眠不足八小时的人会变笨; 4、有午睡习惯的人不易老; 5、手机电池剩一格时不要打电话,那时手机辅射是平时的一千倍; 6、要用左耳接电话,用右耳会直接伤害到大脑。
-
19173
19:42
卫生部15日发布《全国居民洗手状况白皮书》显示,国人洗手行为和知识状况不容乐观,“正确洗手率”仅为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正确洗手需要同时满足4条标准:吃东西前、上厕所后、干完活或下班后、接触钱币后、去医院或接触病人后等5种情景下每次都洗手;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洗手时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