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05
19:04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角质代谢周期也会逐渐变长,厚厚的角质层让美肌效果大打折扣。专家指出,过多的废弃角质堆积在皮肤表面会使得肌肤缺乏柔软度与张力,产生小细纹,只有重塑健康的角质层才能回复青春的肌肤。 此外,日常清洁工作做好也可让肌肤新生。自然界中充斥着尘埃、污染和病原微生物,皮肤自身也会分泌和排泄油脂、汗液。这些物质粘附皮肤上就会影响皮肤腺体和毛孔的通畅。只有彻底清洁皮肤,才能维护皮肤正常的新代谢,才能够使保湿、抗衰老更好地进行,让细胞充盈和新生的成分彻底渗透到肌肤深层,才能有效提升肌肤弹性。
-
23092
15:25
给汽车贴上防爆膜可以给你和你的爱车更多的呵护,在选择防爆膜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其中的关键指标。下面提醒各位车主朋友们,在选择防爆膜的时候,对一些关键指标的数据不可忽视。 首先是透光率,尤其是对于前挡膜,国家交通安全法规定前挡膜的可见光透过率要大于70%。若然透光率过低,容易造成视线模糊,严重影响行车视线,危害行车安全。前挡膜就一定要选透光好的,才能保证不会影响行车视线,毕竟安全至上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就是隔热率,这个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防爆膜的隔热性能的好坏。当然,隔热率越高将可以更好地阻隔太阳热量,车内空间也将会越舒适。并且,隔热性能越好对空调的使用就越少,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油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还有就是紫外线阻隔率,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是相当严重的。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将会严重伤害皮肤,导致皮肤出现红斑、痕痒等,紫外线的强烈作 用还会出现头晕、头疼等情况。而且,紫外线还会加速车内饰物的老化、褪色。质量好的防爆膜的紫外线阻隔率可以达到99%以上,可以有效保护皮肤,令到车内 饰物持久如新。 以上三大指标是选择隔热膜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当然,单凭三项指标也不能完全界定防爆膜质量的好坏,其它指标也会对防爆膜质量造成影响。
-
23080
15:26
近日,关于防辐射服效果的新闻引起许多争议。大家都在为辐射带来的伤害苦恼,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降低辐射危害呢? 中国家电研究院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检验部主任鲁建国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所有家电中,微波炉的辐射超过其他电器的总和,其产生的微波辐射,会扰乱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头疼、头昏、记忆力减退、失眠等。因此,在使用微波炉时,应该注意关好微波炉的门,微波炉开启后要保持至少一米远的距离,待微波炉结束加热后再打开。 家中更多的是低频电器,虽然它们辐射量小,但日积月累也会危害健康。当电器停止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在待机状态,要及时断开电源;家用电器最好不要摆放得过于集中,并避免同时启用;电吹风不要紧贴头皮吹;不少人还会在床头及经常活动的区域安置一些插线板,这样也可能影响健康。 不是只有家电才有辐射,办公室里的打印机、电脑、固定电话也都时刻在发射电磁波,辐射较大的要属打印机和台式电脑。鲁建国提醒,打印机的电磁辐射源基本都在机器背面,最好靠墙放,使用时,应与其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办公室几乎都被电脑包围,建议在办公桌上放几盆水养植物,还可以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
-
23079
14:04
[汽车之家 用车指南] 冬季是雨雪雾的多发期,这其中雾天则是最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这种天气给我的用车和行驶带来了非常大的驾驶安全威胁,因此掌握好安全驾驶原则是你在雾天驾驶时最重要的。为了大家能更好的在雾天行车,我们总结了9点最重要的安全驾驶原则希望对你的雾天安全驾驶有帮助。 安全原则一:正确使用灯光 在雾天行车你最好把车上的各种灯光都打开(除了远光灯),这可以提醒后方车辆你的位置,如果在高速路行驶或者雾很浓的情况还要打开双闪灯。 切忌,雾天不要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是向上方照的,射出的光线被雾气漫反射,会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开车时反而什么都看不见了。 安全原则二:保持比较低的车速 雾中行车时 ,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限速行驶,千万不可开快车。雾越大,可视距离越短,车速就必须越低。当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时 ,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能见度小于100米大于50米时 ,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时速应控制在20公里以下;如果在10米以内就建议停在路边不要行驶了,注意一定要找一个决定安全的地方停车。 安全原则三:使用喇叭进行提示 如果是在平常驾驶时,老按喇叭不仅扰民还很不礼貌,但在雾天时时按喇叭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醒路上的行人有车过来了,注意躲避。 安全原则四:不要盲目超车/注意路面的行人 如果发现前方车辆停靠在右边,千万别盲目超车,因为很可能是它在等让对面来车通过。超越路边停放的车辆时 ,要在确认其没有起步意图而对面又无来车后,适时按喇叭,从左侧低速绕过。 另外雾天行车不能轧线行驶,否则会有与对向的车相撞的危险。在弯道和坡路行驶时,应提前减速,要避免中途变速、停车或熄火。 在视线状况不好的雾天行驶还要特别注意路上的行人,如果是在没有路灯的郊区行驶更是特别要注意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 汽车之家网友:bigmaster在文章留言中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雾天跟车 大雾能见度20米以下的时候,跟车很重要!一定不要打头当第一辆车,最好跟一个大货后面,距离10米左右,他快你也快,他慢你也慢,能看到他尾灯就行。10月的时候曾经能见度10米以下开了几十公里,就这么开的,我后面还跟了一溜呢 安全原则五:不要猛踩刹车 不要猛踩刹车是考虑到雾天无法分辨车距,如果你紧急踩刹车的话会让后车无法判断距离从而导致追尾的情况。当然避免紧急刹车的最好办法就是慢速且距离前车有比较长的车距。 如果前方需要紧急制动,可以连续几次轻踩刹车,达到控制车速的目的,并可以有效的提醒后车注意。 安全原则六:两条车道选外侧,三条车道选中间。 雾天本来视线就很差,因此在行驶的时候,如果是单向三条车道的话宁要在道路的中间,也不要在马路的两边行驶。因为这时候能见度较低,所以道路两边如果出现什么情况,不好处理。所以要在道路的中间行驶为好! 如果是单向两条车道则要在外侧车道缓慢行驶,视线不好时行车最重要的就是慢。 安全原则七:遇突发事件一定要打开双闪并设立警告标示。 雾天发生交通事故时,最重要的不是先报警,而是在车后方设计警示标示。因为视线不好,你还要把警告标示设立的更远一些(>100米),保证后方车辆可以更早的进行规避。在设立好警告标志之后还要把车辆的各种灯光都打开特别是双闪灯打开,提示后方车辆。在作完警示提示后,车上人员应该立即撤到安全的地方,同时报警,千万不要留在车内或在车道上行走,避免二次事故的产生。 安全原则八:动用一切装备除掉车内雾气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外界一有雾生产,车内也就产生了雾气,因此在形成的时候最好开启后窗除雾、后视镜除雾功能,并将出风口朝向前风挡,动用一切办法降低车内雾气的产生。 安全原则九:在陌生的地方行车可以依靠GPS 恰巧你在一个你陌生的地方开车,而此时又有浓雾你找不到路该怎么办?这时候你有一套导航仪是最好的了,毕竟道路信息都存在里面,你设定好路线根据它的提示慢速前行,及时看不到指示标志GPS也会提醒你什么时候该驶出路况,最起码不会迷路。 总结: 雾天行车总结来看就一个字“慢”,雾天导致我们的驾驶时的视线极差,而我们又不可能在开车的时候都带上红外夜视仪,因此为了我们驾驶的安全请一定要慢! 另外,在雾天驶往外地的朋友也要请及时收听当地的交通广播或者上当地的交管局网站查询省市周围的告诉道路是否封闭,据此来选择合适的路线。当然,如果你没什么重要的事儿在这大雾天气还是踏实的在家呆着吧!
-
23075
13:39
由好莱坞明星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好莱坞电影《男人百分百》中,吉布森饰演的芝加哥广告业高级主管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开始拥有读懂女人心思的特异技能,这项技能不仅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也让他收获了美丽的爱情,让很多人羡煞不已。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读心术”这种特异功能不再只是出现于电影中的魔法,而是变成了现实。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科学家们现在能通过扫描人的大脑来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了。 “读心术”技术突飞猛进 如果你认为读心术只是一种魔术戏法,那你可能需要再仔细想想了。在过去几年中,先是将猴子,接着将人同机器连接在一起,让大脑信号操纵机器的技术已突飞猛进。 这方面的最新研究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杂志上。在这篇研究论文中,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何斌(音译)和其同事报告称,他们的实验对象只需要想想,就能成功地让电脑屏幕上的一架虚拟直升飞机在一个三维的数字天空内翱翔。科学家们将电极同实验对象的头皮连接在一起,电极发出的信号提供的信息足以让计算机精确地知道实验对象的想法以及下一步打算做什么,从而灵活自如地操纵飞机。 这种“读心术”有趣而且有用,它不仅能让残障人士过上更正常的生活,也能让体格健壮者进一步扩展其能力范围。但是,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读心术——通过扫描人的大脑来决定某人的想法。尽管这类读心术现在还不如操控机器类读心术那么先进,但它们也在不断进步。科学家们最近发表的三篇论文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中一篇论文显示,可以阅读梦境;第二篇论文则证明,可以精确重建闪过人脑的影像;第三篇论文则是讲出某人此时的想法。 阅读梦境不再是梦 为了研究梦境,德国慕尼黑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学研究所的马丁·德瑞斯勒和同事聘请了一些“醒梦者”进行研究。“醒梦者”在做梦时知道自己在做梦,并且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梦里时,还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改变梦境,就好像自己醒着一样。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大多数人偶尔会做一些醒梦,有些人经常会有醒梦,而另外有些人则非常擅于操纵醒梦。德瑞勒斯对6个“醒梦者”进行了实验,他要求他们在自己的梦中进行简单的行动——左手或者右手握拳,同时对其大脑进行扫描。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找出做梦时大脑的表现与清醒时大脑的表现之间的区别。 一旦某个实验对象打瞌睡并开始做梦,他会从左至右转动眼睛两次(身体其他部位在睡觉做梦时会变得没有精神,但即使身处梦中,人的眼睛仍会持续不停地转动,这个阶段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以表明他准备开始实验。发出该信号后,实验对象在梦中左手握成拳头10次,接着换右手(当然,他的真手并没有运动)。每次握手结束,实验对象都通过转动眼睛来表示。如果实验对象能用这种方法至少握手4个来回,就表示实验成功。 起初,只有一个实验对象做到了。德瑞勒斯估计,可能是他使用的扫描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设备影响了实验结果。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最好的一种扫描设备,但它会制造出可怕的噪音,影响做梦实验的结果。因此,德瑞勒斯重新使用轻微但精确度略逊色的近红外光光谱仪进行实验,结果,两名实验对象获得成功。 这两项技术都能看到大脑让志愿者在梦中握紧拳头,同现实生活中大脑指挥人握紧拳头一样。这似乎并非一个大事件,科学家们此前就推测出了这个结论,但这是科学家们首次证明:大脑的表现在做梦时与清醒时一模一样。 为了进一步证实他们的发现,科学家们计划招募更多的志愿者,从而判断是否所有人的大脑在做梦时和清醒时的表现都一样。而且,科学家们希望看到做梦的人完成更复杂的工作,比如在走路、说话甚至飞行时,大脑如何工作的。这样,或许未来有一天,人们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阅读人的梦境。 精确重建闪过人脑的影像 读取梦境并非言之过早,发表在9月份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第二篇论文就对此进行了证明。该研究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杰克·加兰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在确实有可能相当精准地重建闪过人类脑际的影像。 加兰特团队的三名科学家每个人都以自己为实验对象,观赏电影预告片,并且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自己的脑部,利用计算机找出预告片和脑部影像之间的关联。科学家们选择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而不是在志愿者身上进行,因为实验要求他们非常安静地坐在一台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设备前很长时间,两个小时内不断接受《粉红豹》这样的电影片段的狂轰乱炸对其他人来说不啻为一个巨大的折磨。 与德瑞斯勒专注于研究控制运动的感觉运动皮质不同的是,加兰特团队主要研究视觉皮质。他们的方法之所以能进行,主要得益于现代计算机的超级能力。他们一帧一帧地对电影预告片和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记录下来的人脑图像进行比较,以便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 随后,研究人员又在计算机前呆了两个小时,观看一套新的预告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计算机会观察人脑视觉皮层的反应,并根据此前的关联从视频网站上挑选出与这种反应最匹配的视频剪辑,结果发现,这些剪辑组成的影像同他们正在观看的影像非常接近。 判断人脑所思考的主题 第三个研究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弗朗西斯·佩雷拉进行,发表在今年8月出版的《人类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佩雷拉也使用了和加兰特一样的技术,不过,佩雷拉没有重新制造图像,而是判断人脑正在思考的主题。为了做到这一点,佩雷拉对2008年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核查。 其实,早在2008年,佩雷拉就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在该次实验中,他们对9个志愿者出示了60张对象贴上了标签的图片,随后要求这些志愿者在大脑中重现这些对象,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 佩雷拉将数据分成两部分,他使用一半数据得出假设,用另一半数据来测试该假设。尽管他推导出的模式探侦测算法无法准确地区分志愿者们看到了哪个对象,但该算法能判断对象的类别。例如,算法无法分辨实验对象看到的是萝卜还是芹菜,但能知道是蔬菜。 佩雷拉发现,维基百科之中,物体名称的聚集方式与大脑类似,也足以产生可供侦测的共同神经特征。 读心术已成事实。尽管它还很粗糙,结果也不太能站得住脚,无法成为法庭的呈堂证供,但是,它的命运和引发的威力可能就像美国第一颗原子弹一样,振奋人心,威力无穷。
-
23073
18:07
很多女性都有容易崴脚的经历。专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女性缺少针对性的踝关节锻炼,导致踝关节很脆弱容易受伤。 要强健踝关节,可以尝试两种练习:一是提踵锻炼,身体挺直站立,双脚稍微分开,脚尖向前,双手叉腰或扶椅背等固定。之后身体前倾,感觉双脚蹬地,使双脚脚尖点地抬起足跟,保持静止,不要让身体左右摇摆,大约保持10分钟左右,或抬起放下重复100次。 第二是勾脚尖练习。身体挺直站立,双脚稍微分开,脚尖向前,双手叉腰。保持身体中心不变,让脚尖抬离地面,靠脚跟支撑身体,坚持一段时间,而且身体不要放松。
-
23072
17:52
经常有人抱怨,自己的记忆力是越来越差了。其实这很可能是大脑衰老的迹象。专家提出,如果任凭大脑功能下降,到了70岁之后,部分人认知下降严重,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空间感知能力等认知功能都大大下降,甚至会逐渐发展到痴呆状态,而吃鱼对于预防大脑衰老有好处。多项国外研究发现,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吃鱼或服用含有omega-3脂肪酸的胶囊可以降低发生老年痴呆的危险性。此外,富含叶酸等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蔬菜水果也能帮助人体保持大脑健康。
-
22877
12:35
人们已经很熟悉手动挡变速器的使用方法,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但是对于自动挡的汽车,人们往往不太会用。在自动挡汽车使用中,有相当一批车主对自动变速器的认识不足,沿用手动挡的操作方法驾驶自动挡车,造成车辆受损、车辆性能下降、寿命缩短。下面是驾驶自动挡型车辆的常见错误,希望有助于广大车主走出使用误区。 误区1:长时间停车时仍挂D挡 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在堵车时,一些车主常常只踩下制动踏板,换挡杆却保持在D挡,并不换挡。若时间很短,这样做是允许的。但若停车时间长最好换入N挡,并拉紧驻车制动。因为换挡杆在D挡时,自动变速器汽车一般有微弱的前移,若长时间踩住制动踏板,等于强行制止这种前移,使得变速器油温升高,油液容易变质,尤其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发动机怠速较高的情况下更为不利。 误区2:高速行驶或下坡时挂N挡滑行 有些驾驶员为了节油,在高速行驶或下坡时,将换挡杆拨到N挡滑行,这很可能烧坏变速器。因为此时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很高,而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器油泵供油不足,润滑状况恶化,而且对变速器内部的多片离合器来说,虽然动力已经切断,但其被动片在车轮带动下高速运转,容易引起共振和打滑现象,产生不良后果。当下长坡确需滑行时,可将换挡杆保持在D挡滑行,但不可使发动机熄火。 误区3:在P或N以外挡位起动发动机 有些驾驶员在P挡或N挡以外挡位起动发动机,虽然发动机不能运转,但有可能烧坏变速器的空挡起动开关。因为自动变速器上装有空挡启动开关。使得变速器只能在P或N挡才能起动发动机,避免在其他挡位误起动时使汽车立刻起步往前窜。因此,起动发动机前一定要确认换挡杆是否在P或N挡。 误区4:推车起动发动机 装备自动变速器和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起动,而采用人推或其他车辆拖动的方法起动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采用上述方法是不能把动力传递到发动机上,反而会损坏三元催化转换器。 误区5:加大油门就可换到高速挡 有些驾驶员认为只要D挡起步,一直加大油门就可以换到高速挡,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换挡操作应是“收油门提前升挡,踩油门提前降挡”。也就是在D挡起步后,保持节气门开度5%,加速到40km/h,快松油门,能提高到一个挡位,再加速到75km/h,松油门又能提高一个挡位。降低时按行车车速,稍踩油门,即回到低挡。但必须注意,油门不能踩到底。否则,会强行挂入低速挡,可能造成变速器损坏。
-
22875
20:49
启动车辆时发现车钥匙拧不动,或是方向盘卡住了,这种情况下不要以为是车子坏了,这不过是车辆的方向盘锁起了作用。驻车后方向盘自动锁死,是轿车上很常见的一个功能。虽然和大多数电子防盗器相比,方向盘锁显得原始,但对于盗贼来说,即使成功地将车启动,方向盘也无法转动,因此仍然具有很好的防盗作用。
-
22874
20:43
冬天天气寒冷,易使车辆上的橡胶制品变脆,强行使用易发生损坏。例如雨刮片、天窗橡胶条等,它们经历了夏秋的辛勤工作比较容易老化,为确保行车安全,雨刮片等橡胶制品最好等车辆温度上来后再使用,不要起车就马上打开。另外,雨刮片最好每年更换一次。在更换雨刮片时不要盲目加大刮条的长度、宽度,因为原厂都已对洗刷视野做出了最佳设计,私自加长雨刮片长度虽然可以增加窗视野的可见范围,但相对来说也会加大雨刮器电机等电器设备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