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专业
您的位置: 骨科在线中西医结合专业医生园地-骨科人文
  • 2480
    17:50
    近日,第14届骨肿瘤国际保肢大会暨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年会在美国波士顿召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主任郭卫教授带领国内20余位医生参加会议发言及主持。在此次会议上,郭卫教授当选第15届骨肿瘤国际保肢协会(ISOLS)主席,并获得2011年国际保肢大会在北京的主办权。这大大的提高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学科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扩大了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郭卫,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骶骨、骨盆、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主任,骨肿瘤骨病研究室主任,兼任骨肿瘤国际保肢学会(ISOLS)主席,第七届亚太地区骨肿瘤学会(Asia pacific 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主席,亚太地区骨科学会荣誉会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骨肿瘤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肉瘤学组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执行委员,北京市骨科学会委员、骨肿瘤学组组长,北京市抗癌协会理事,卫生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Journal of Orthopaedic Science、《日本骨科杂志》、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等十余种期刊的编委。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教育部,以及北京市的数百万科研基金支持,承担十余项骨肿瘤相关课题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在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Am/Br),Spine,Clinical Orthopaedics & Related Research等国外顶级骨科专业杂志,以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ancer,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等高影响因子杂志发表SCI论文数十篇。研究成果获得中华医学会和北京市科委等多项奖励。 转自-《科学网》
  • 2481
    18:17
        国际脊柱创新发展学会亚太学会(APSAS)第二届年会于2010年1月14日—17日在中国海南三亚隆重举办,本次会议邱贵兴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李明主任担任大会副主席、组织委员会主席。APSAS由国际脊柱创新发展学会中国分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和国际脊柱创新发展学会(SAS)全力支持,邀请了世界顶尖的脊柱外科专家,把脊柱外科最前沿技术带给参会代表,为亚太地区的会员在脊柱外科领域交流推广新理念及创新性技术提供最佳的平台。     李明教授作为大会副主席应邀参加并主持了会议,会议中,李明教授做了“Effects of ISOBAR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Spine Disease”、“ Adapted Simplified Chinese (Mainland)Version of Sc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 Questionnaire”的大会发言,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他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这两项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骨科学影响因子最高的SPINE杂志上,李明教授向世界专家展示了长海医院骨科近年来在脊柱外科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来源:李明骨科网) 李明教授在大会上发言     李明教授与邱贵兴院士以及其他参会专家合影   李明教授与台湾参会专家在大会主持结束后合影  
  • 2482
    18:12
            2010年1月24日下午17时,第九届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首次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 、卫生部部长陈竺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的专家们颁奖。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李明教授等完成的《脊柱畸形三维矫形新技术与临床应用》项目在本届评奖中荣获一等奖,李明教授率领科研团队人员参加大会并接受中华医学会颁发的证书和奖励。   李明教授长期从事脊柱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所领导的课题组十多年来潜心致力于脊柱畸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课题组针对脊柱畸形诊疗这一世界性难题,先后在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十余项科研基金资助下,对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技术及其相关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理论和新的治疗策略,丰富发展了脊柱侧凸外科诊疗理论和技术。   中华医学科技奖”是中华医学会面向全国医药卫生行业设立的科技奖,是经卫生部、科技部通过批准的全国首批社会力量设立的26个奖项之一。旨在奖励医学科学技术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对提高中国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推广和普及先进医学科学技术,激励科技人员攀登科技高峰将起促进作用。   据悉,2009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共有233项科研成果进行申报,经中华医学会审查并组织全国95名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初审,共有104项成果初审通过。依据《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确立的公开、公正、公平的评审原则,最终在104项初审通过项目中评出83项获奖成果。 (来源:李明骨科网)   李明教授科研团队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卫生部部长陈竺的颁奖        李明教授在颁奖会场专家签到板上签到      李明教授与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合影      李明教授与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长海医院朱晓东教授合影    李明教授与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合影    参加颁奖大会领导    李明教授与医院领导合影  
  • 2483
    18:04
     2010年1月14日—17日,我科张宏其主任参加了在中国海南三亚举办的国际脊柱创新发展学会亚太学会(APSAS)第二届年会,并在大会上就脊柱畸形方面发表专题发言。来自国际脊柱外科精英约千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2010 APSAS的得到了国际SAS全力支持,大会邀请了顶尖的国际脊柱专家,把脊柱外科最前沿技术带给参会代表。同时,与会代表将有机会在此次国际化会议的平台上发表及交流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张宏其主任就“青少年脊柱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做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向与会的各位专家介绍了我科近几年开展的各类半椎体畸形手术,同时还同与会的各国专家深入探讨了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核等脊柱领域较为热门的议题,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近年来,我科在张宏其主任的带领下,在科研和临床上都有明显的突破,湘雅医院脊柱外科不仅在国际和国内影响力明显增加,同时也给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  
  • 2484
    18:04
        本报讯 (通讯员 邱志涛)前天,在上海举行的第九届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李明教授领衔完成的 《脊柱畸形三维矫形新技术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这一奖项的获得,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脊柱畸形俗称“驼背”,是一种非常凶险的骨科疾病。青少年属于高发人群,一旦发病,不仅损害体形,更会危及生命。长海医院骨科主任李明教授针对脊柱畸形诊疗中的诸多难题,从1995年开始,带领课题组潜心十多年竭力攻关,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 “稀疏椎体螺钉”和“关键椎体置钉”治疗等一系列新理论、新技术,大大减少了并发症,使平均治疗费用降低43%,脊柱侧凸矫正率由原来的 64.7%上升至72.8%,术后 1至5年的总体矫正度丢失由原来的2.6度降低至1.5度,低于国外同期水平。同时,李明还从实践和大量临床病例中得出结论,创新了多项实用性成果。这些诊疗新技术开展以来,有效解除了大量青少年患者的病痛,让他们“挺直腰杆”。    来源: 解放日报 发布日期:2010-01-26
  • 2485
    19:20
    2010年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了大会,并未获奖人颁奖。我科许建中主任主持的《战创伤复杂骨缺损救治的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项目属军事医学野战外科学领域,针对战创伤等原因造成的复杂性骨缺损救治开展了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创立了“牵伸组织生物适应理论”,奠定了安全大幅度重建肢体长度的新理论;发明了我国第一套多平面多功能骨外固定器,创建了骨不连、骨缺损及伤肢短缩外固定治疗的多种新术式;率先提出抗感染组织工程骨新概念,并完成了系列关键技术攻关;成功救治755例骨缺损患者,病例复杂程度和疗效显著优于国内外同期文献报道,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70篇,主参编专著13部,获6项专利,关键技术在军内外200余家医院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骨缺损骨不连救治水平,推动了我军野战外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来源:西南骨科网)
  • 2486
    17:27
    Prof. Arnim. Braun of uprecht-Karls-Heidelberg -University to our department for Academic Exchange about short stem arthroplasty. 德国海德堡大学Arnim. Braun教授与杨述华教授在学术交流前合影 杨教授致欢迎词,Arnim. Braun教授介绍短柄人工关节 学术交流在协和医院骨科多功能教室举行 会后在协和医院骨科病房合影留念,并参观病房        德国海德堡大学Vupius Klinik医院骨科主任、前德国骨科协会科学主席Arnim.Braun教授,于2010年1月20日在我科进行学术交流。Arnim. Braun教授介绍了短柄人工关节的设计理念,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技巧。我科主任杨述华教授及许伟华教授等对短柄人工关节进行热烈而严谨的讨论,杨教授认为,短柄人工关节适合于股骨头坏死严重,却无法进行髋关节表面置换的年轻患者。短柄人工关节是继表面髋关节的又一骨微创手术,比传统长柄关节更多保留股骨颈骨质,术后恢复快,为年轻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又一选择。同时杨教授将于近期,率先在中南地区开展短柄人工关节置换术。        会后我们邀请了Arnim. Braun 教授到骨科病房及手术室进行参观,并向其展示了我科庞大的各级人才梯队,国际水平的骨科手术相关设备以及骨科宽敞明亮而洁净的病房,有力地保障了每年6000余台手术安全顺利地开展。(来源:武汉协和医院骨科网)
  • 2487
    19:16
    总后党委致信祝贺 付小兵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报讯 李星杰、臧传波报道: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09年度院士增选结果,我院医学保障部基础医学所所长兼三O四临床部创伤外科研究室主任付小兵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2月3日,总后党委发来贺信,祝贺付小兵研究员当选院士。     总后党委在给付小兵研究员的贺信中说:长期以来,你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献身国防、专注事业,为我国卫生科技发展和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你献身科学事业受到的最高褒奖,也是我军后勤科技界和总后部队的一件喜事。希望你充分发挥院士的领衔作用,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付小兵生于1960年,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我院医学保障部基础医学所所长兼三O四临床部创伤外科研究室主任,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执委,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军队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国际创伤修复与再生杂志》(Wound Rep Reg)编委。     付小兵研究员主要从事创(战、烧)伤研究和救治工作,主攻方向为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他先后获国家“97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25项基金资助;主编专著7部,参编28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和国内外其他杂志发表论文318篇,包括SCI期刊73篇,单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28.64分,总影响因子大于200分,总计被他人引用1082次。获国际学术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一、二等奖共计21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08年获“国际创伤愈合研究杰出成就奖”。     付小兵研究员及其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利用自体干细胞移植再生汗腺获得成功,为解决严重创烧伤患者后期出汗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用技术;阐明了严重创伤后皮肤创面不愈或难愈的相关机制,为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和提高愈合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相关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发现促进重要内脏器官主动修复在减轻严重创伤后多脏器损伤中的重要作用,为显著降低创伤患者多脏器损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提供了基础。     付小兵研究员先后获“何梁何利奖”、“求是”杰出青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等奖项,并获“首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总后“十大杰出青年”、总后“科技金星”等称号,荣立一、二、三等功4次;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国家科技部“973”先进个人,并被中国工程院授予“光华青年奖”。他领导的科室先后有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2488
    19:01
            2009年已经过去,在这过去的一年里,蔡教授完成了大量医、教、研工作。   2009年蔡教授共完成髋、膝、肩关节置换和翻修手术308例侧,未发生一例感染;同时,完成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等关节镜微创手术152例侧。医院组织的随访,获得病人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术前                                       术后             2009年在骨七关节组完成进修生和研究生带教20余人次,再次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系列讲座。到各地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授课十余次,并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参访交流。   2009年综合过去15年在人工关节方面的研究成果,申报并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完成了骨科巨著《坎贝尔骨科手术学》关节镜运动医学分卷的主译工作,并已出版。   2010年,蔡教授将会努力更好地服务于来自全国乃至国外的关节病病人,并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 2489
    17:47
            1月15日,在解放军总医院召开的卢世璧 “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命名大会上,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为卢世璧颁发一级英模奖章。   卢世璧在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盛誉。他在国内首先开展人工关节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周围神经损伤研究,首先开展了火器性神经损伤自体神经束间移植术及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研究;首创形状记忆合棒治疗脊柱侧弯,取得良好效果;在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 (来源:健康报网)

页面

推荐阅读
暂无信息
热门病例
暂无信息

   


骨科在线 北京经纬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0139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25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1号楼8层08公寓H

联系电话:010-85615836

Email:orth@orthonlin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