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专业
您的位置: 骨科在线中西医结合专业医生园地-骨科人文
  • 119364
    15:58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 刘璐     在这繁花五月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5•12”国际护士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纲要》 ,倡导全民科普的宗旨,苏州大学护理学院在美丽的天赐庄校区举办了“进学校”科普宣传活动,面向苏大全校师生,免费开放基本健康咨询服务,包括“血糖、血压的测量”,“疾病健康咨询”,“体检报告解读”。     我院骨科周华等两位护士有幸受邀担任本次活动的骨科咨询专家,与我院王进红主任、苏大护理学院李惠玲院长一起为校园师生们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旨在努力践行“医护合作”的创新协作健康服务模式,以促进全民健康为宗旨,从校园做起,努力营造专业化、大众化的科普氛围。     活动伊始,就吸引了大批苏大的师生们,包括“血糖、血压测量”——“体检报告解读”——“健康咨询”三个环节。血压和血糖测量由护理学院的研究生们负责,面对疑问,他们总是耐心解答:“血糖测试分为餐前和餐后,都有标准值,您吃过早餐,那我们就测量餐后血糖,与餐后的正常值相比较就可以。”并告知他们血压测量则需要注意“应处于平静、放松的状态”以及平时应该如何做好血压的监测和知晓及时就诊的途径。     我院骨科护士坐镇“健康咨询服务环节”,前来咨询的师生均表示获益匪浅,周华老师表示,老年人的关节如同受到磨损的零件,如果不加以润滑磨损严重就会导致行走困难,平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关节,持有“服老”的心态。并且为大家提供了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处方,包括劲椎病、腰间椎盘突出等,并嘱咐每一位前来咨询的老师或学生,慢病进程虽然缓慢,但是在生活中不多加注意,随时都会引发严重后果。     紧张有序的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全民科普不是口头标语,需要身体力行,倡导全民健身也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从身边做起,从每一天的运动开始,我院骨科的护士用行动为他们自己的节日献上了最珍贵的礼物!
  • 119347
    14:09
    北京积水潭医院护理部主任 高小雁     高小雁,女, 本科学历,1959年1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护理学会资深会员。骨科护理专家、血栓预防管理专家、护理管理专家。现任中华护理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理事,中华护理学会管理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护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栓预防专业委员会特邀护理专家;亚太血栓预防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组长;北京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副组长,北京护理学会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单病种质量控制”护理专家组组员,北京护理工作者协会专家库成员。担任《中华护理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等杂志编委。     1981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北京积水潭医院医院烧伤科护士、手外科护士长、眼科护士、脊柱外科护士长、综合骨科总护士长、特需医疗部护士长总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等,曾于1991年9月至1994年9月在科威特国AL-RAZI骨科医院ICU工作,2010年6月至今任北京积水潭医院护理部主任。     高小雁同志的护理生涯可谓跌宕起伏,然而贯穿始终从未改变的是她对党、对祖国和护理事业的热爱。她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服从党的领导,不断学习,提高政治修养,她先后参与、或组织参与国家、北京市公共卫生事件、抢险救灾、大型活动医疗保障等医疗护理工作二十余次,包括    SARS事件、汶川地震、玉树地震、2008奥运会、雅安地震、大兴火灾等。     2010年6月,高小雁开始担任护理部主任,并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学习相关制度,理解贯彻精神,合理调配护理人员,重新修订护理规章制度500余项次,推敲精炼护理流程达百余个,加强专业培训,夯实基础护理,简化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护理教学考核,开展绩效考核,实施岗位管理,到2012年6月,全院百分之百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并提出了符合我院特色的护理理念“优雅服务,优质护理”。201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获得市级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一个,优质护理先进个人一位。2013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112家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名列第九,并成评为北京市2012年度十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之一。      高小雁同志三十年如一日不断进行护理科研与创新,她在核心期刊共发表专业论著70余篇,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北京积水潭医院每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发表SCI一篇,获得国家专利11项。1990年她参与的《TW--5型多功能温度监测仪的研制及临床应用》项目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一奖。2007年她主创、组织、导演的英语情景剧《急诊室的故事》在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总工会组织的双语比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高小雁同志还具有无私的分享精神,她主编并出版了骨科护理书籍8部:《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骨科护理必备》《骨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骨科用具护理指南》《震后骨伤处理》《积水潭创伤骨科护理》《积水潭小儿骨科护理》《积水潭骨科疼痛管理》;参编《临床高新技术知识与现代护理1400 问》《内外科学护理学》等护理书籍;参与编写了中国血栓预防管理的指南性文件《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该文在中国血栓预防方面具有指导性意义。并参与亚洲血栓预防指南《Asian venous thromboembolism guidelines: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的编写。
  • 119331
    12:43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手术室 蔡亚梅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手术室 苏锦治     四方手术间,三尺手术台,一袭绿色洗手衣,一顶蓝色手术帽,一张蓝色防护口罩遮住的脸庞下,露出两只明亮的眼睛。是的,这就是我们!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集体,一个承载着生的希望的团队。我们虽没有鲜花和锦旗的环绕,可工作的方方面面,记录着我们繁忙而紧张的手术任务,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满了无影灯下的天使之情。也曾有许多人对脱下手术衣、换上生活便装的我们赞叹不已:原来手术室的护士姐妹好漂亮哦!     手术室,一个神秘的地方,一个让每一个病人听来都打怵的字眼,但它恰恰又是维系着病人的生命与健康,承载着病人家属的希望所在!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需要手术的病人,许多患者带着焦虑、忐忑、害怕的心情进入手术室,陌生的环境往往使他们不知所措,当看着家属们恋恋不舍地与患者分开,眼神里充满了期盼,充满了担心,是一种责任感,自然的让我们把病人当作亲人般的关心和帮助。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甚至连每一次的进出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啊!手术室的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一个需要处处注意细节的工作!认真地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术前访视时为他们送上一张“爱心卡”,让病人及家属感受到最为细致的关怀;为术中病人垫好肩垫,盖好暖被,包裹足心与手臂,使用恒温液体为患者进行输液和冲洗,让患者时刻感受到最为温暖的呵护;在病人紧张时,一句安慰的话语、一个鼓励的微笑,微不足道的小事,折射出的却是对病人的关爱和呵护。                     当我们把病人推出手术室告诉家人,“手术做完了,很顺利,我们现在送您回病房。”一句简单而又平凡的话语立即使家属紧琐的眉头慢慢舒展,他们一个感谢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谢谢,我们的内心就有一种强烈的震撼,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与满足。     当患者一个个痛苦的进来,又一个个健康的送回,虽然每天留下的是一身疲惫,换来的却是他们身心的安康。虽然辛苦,但再苦再累也不会改变我们服务的志向,因为我们有优秀的楷模,有坚定的信念,有南丁格尔精神。     绿衣天使,用自己的真情造就了一片幸福,用自己的爱心守护了一方平安。少了对亲人的问候,却多了对病人的照顾;少了与恋人的相聚,却多了对病人的关怀。不是不想浪漫,而是想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不是不爱家人,而是无法割舍对这份职业的牵挂。     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它让我理解活着就是一种美丽!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明白了平凡就是幸福,奉献让我更美丽!
  • 119322
    23:15
    北京积水潭医院护理部 鲁雪梅      我1990年毕业于北京护士学校,成为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一名光荣的白衣天使。时光荏苒,在临床一线工作了20年,2010年到护理部担任副主任工作。回首这20年的临床护理生涯,真的感慨良多。     我工作的病房是一个多专业的大病房,共有50张床位,收治的患者来自消化内科、血液科、风湿科和骨肿瘤科。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恶性骨肿瘤科的患者了,他们多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正是花样的年纪,却不幸罹患了恶性骨肿瘤。骨肿瘤化疗患者化疗药剂量很大,患者化疗副反应非常严重,白细胞低,呕吐,发热等,患者因为病情和化疗的原因,常常会有很严重的负面情绪。     作为一名骨科护士既要有着过硬的专业素质,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又要有一颗同情且宽容的心,能够安抚患者的心灵,即使患者偶有情绪失控,也能够妥善处理;因为治疗费用大,预后难以达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预期,患者家属的压力也很大,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然而作为骨科护士,我们没有屈服于压力,我们用过硬的骨科护理专业技术和护士的温柔和包容,帮助了很多骨肿瘤患者,其中的一些患者还成了我们的朋友。曾有患者家属对我们说:“护士,在我心里,你们不是什么白衣天使,那太遥远太梦幻,你们就像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更像我们的战友,没有你们我们真的没法撑过这么艰难的治疗过程!谢谢你们!”听到这些话,我觉得一切的压力与付出都很值得,我为自己是一名骨科护士而自豪!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护理管理工作者,我仍然保有骨科护士的优良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断为骨科护理事业做贡献。我仍然是骨科患者最亲密的“战友”,携手与疾病斗争到底。
  • 119321
    23:00
    北京积水潭医院护理部 董秀丽     87年护士学校毕业,我被分配到了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工作,说实话当时很失落,那时的梦想最想去的科室是内科、其次是外科或者急诊。主要原因自己崇拜的美女老师都在内、外科。其次是觉得内、外科忙、专业性强,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现在分析也许更主要的原因是心里没底儿,骨科专业上学的时候学的课时很少,又没在骨科实习过,小孩儿那就更是盲点。     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很快的就喜欢上那里,80年代的时候骨科手术不象现在这麽多,没有陪住,只有每周二、四、日下午4-7点允许家属探视,所有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等全部由护士完成。让我最难忘怀的是那时不管是老主任、医生、护士长、还是护士白衣口袋里都装着一本小人儿书,你会随时看到病床前医生、护士在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讲故事的身影,护士长、护士每天会亲自发饭,主任、医生、护士一起给患儿喂饭。     那时,先天性畸形、农村患儿多,很多家庭没有收入来源、为了给孩子治病,甚至卖房。医生、护士们会不约而同的从家里拿一些衣服、食物、书籍等帮助需要的家庭。那一个个真实场景也许是我职业生涯中真正的第一堂的人文关怀的课程,那种爱与关怀也许超越了专业本身。     94年我自己做了妈妈,99年我做了护士长,生活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进入新的年代儿骨的疾病谱也发生个很大的变化,不仅有先天畸形,创伤、肿瘤的患儿也越来越多,护士也越来越年轻,但文化的传承让我们更加用爱、温暖诠释着护理的精髓理解。两次人生角色的转变,也让我更加体会到了母性的爱、职责重要,对专业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2003年北京发生SARS疫情,小儿骨科有两个病房,当时要合并成一个病房,我带了9个年轻的护士奔赴医疗队,她们有的还没结婚,有的刚结婚,有的孩子很小。那时我的女儿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坦率的说我有点儿害怕,除了担心女儿,更担心我们中间的任何人被感染,我想她们也一定害怕,但没有任何人退缩,也没有任何誓言,真是凭着一种对生命及职业的尊重,有的只是从容与淡定,经过1个多月没有硝烟的战场的洗礼,我们经受过了严峻的考验,我第一次对“舍小家为大家”的又了真实意义上的认识,对职业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     2004年我荣获得了北京市卫生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但这个荣誉获得者应该是小儿骨科的团队,是积水潭医院的护理团队,更是整个护理团队的荣誉。现在骨科护理专业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有了骨科专科护士,有了骨科学术团体,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我自豪我是一名骨科护士,希望在中华护理骨科专业委员会的带领下为骨科护理专业发展多做贡献。
  • 119319
    17:42
    辽宁省沈阳市盛京医院第五创伤骨科护士 栾云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暖洋洋的洒在处置室里,此时此刻的我们身着洁白神圣的燕尾服,守护着病房中每一位病人。     经过一夜的忙碌,我们已是汗流浃背,疲惫地推着处置车在走廊里巡视着。此时电话铃响起,急诊马上来重患。挂下电话,我们立刻准备床位,监护及吸氧装置。急诊的平车伴随着急促的响声来到病房,病人表情痛苦,不停的喊痛。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已无暇顾及这一夜坚守带来的疲惫,抹去头上汗水,迅速进入状态,耐心的安抚着病人,了解病人的病情,询问受伤原因,时间,有无过敏史等等。医生诊断为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足趾缺如,直肠损伤,需要马上进行手术。这种情况大多是当地医院无能为力时转入我科继续治疗,但患者及家属心中的期望值很高。当医生向家属交代病情及手术风险时,妻子精神彻底崩溃,失声痛哭。面对这个场景,我心如刀绞,如此年轻的生命却要面临死亡的威胁。此时我能做的除了及时的护理工作,便是耐心的安慰病人及家属,给予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我拍拍病人妻子的肩膀,安慰她,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现在你应该更坚强。她擦去眼泪走到病人身旁,温柔地告诉他没事的,医生马上进行手术,不用担心,只是骨折。     生活中,有人因为孤独而痛苦,有人因为贫穷而痛苦,有人因为天灾人祸而痛苦。这些痛苦我们无法逃避,唯有勇敢面对。而这些痛,在我们科室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创伤骨科,很多病人都是低级阶层的劳动者,很多人是在工地受伤入院,没有家人在身边照顾。还有些是农民,治病的费用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甚至需要卖房子卖地。每天经历着这一切,实际上我们已不只是护士,我们已经化身为战士,和病人一起与病魔做斗争。     此时白班护士陆续上岗,交接班之后已经9点多了,病人顺利进入手术室。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祈祷着,祝福那位病人一切安好。     有时候我希望自己真的成为天使,让人间再无痛苦与灾难。目睹过太多悲欢离合,我们更加知道珍惜生命,也更加能够理解病人。其实作为一名普通的护士,我们也能尽自己微薄之力去使世界更美好。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与病人更好的沟通,更好的去理解体谅病人家属的心情,尽力去帮助他们。     护士,一个平凡而又崇高的职业,只有用心才能把它做好。永远要记住,自己是与病人并肩战斗的白衣天使。消除病人的痛苦是我们毕生的使命与荣耀。
  • 119318
    17:36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护师 郑英智     在搬家那一天翻箱倒柜整理东西的时候,一本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本蓦然映入眼帘,题目为《我的理想》,它这么写着:“我长大后的理想是当一名护士,带上燕尾帽,穿着大白褂,在病房里细心地照顾着病人,突然有那么一群人在身旁亲切地呼唤我为‘白衣天使’,我在那开心地笑了。”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如今,当年的理想的种子已经开花和结果了。     人们常说如果轻易打开记忆的匣子,那会泪水会迷离了我们的双眼。参加护士这个工作快七年了,如果有人问我病人和我说过印象最深刻、让我最感动的一句话是什么?我想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一个坚强而又勇敢的名叫乐乐的小女孩,我的责任护理病人,她说的一句话:‘阿姨,你好漂亮!’”。简单的几个字,让我感动,让我思绪万千,难以忘怀。     “你好漂亮!”,包涵更多的是一个有些许害羞、自卑抑或自闭的需要做截肢手术的小女孩对于燕尾帽下的爱的赞赏吧:她赞赏的是我们忙碌于打针、发药、输液、铺床等各种辛苦繁杂的工作;赞赏的是我们不分白天、黑夜、节日、假日而奔波加班的场景;赞赏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接过了南丁格尔的神灯,用天使的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在努力着,努力着为病患者减缓病痛,抚慰创伤,带来光明和希望,也在努力着实现自我;赞赏的是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当我们看着病人怀着感激的心情,带着满意的微笑,在出院的时候和我们礼貌作别时,那会我们护士的伟大、护士的奉献、护士的无私和护士的崇高;更赞赏的是我们的工作原则:一个人若能为别人的生命与人道的法则着想,那么纵使他正在为自己的生命挣扎,并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也不会全无回报的。     至今还很清楚记得在来到现在的单位之前,我爱人确定和我步入婚姻殿堂之时,他曾经疑惑地问我:“当护士是不是一直这么忙?忙得连好好谈一场恋爱的时间都没有。”我跟他说:“对,选择了这个职业,可能一辈子都这样,但我觉得很好。以后我不会半心半意。我要么把整个心都献出来,要么就什么也不给。燕尾帽下的爱,一直在延续着。”     后来他便很风趣地送给了我们护理行业工作人员一个外号——“带着镣铐跳舞的人”,多么形象啊!
  • 119317
    17:28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创伤骨科护师 张煜卓     我宣誓::“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履行护士的天职”。“以自己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我所护理的每一位病人”。“我将牢记今天的决心和誓言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护理事业”。     那一年我22岁,第一次宣读誓言戴上燕尾帽,走进病房大门。那时的自己会为了一次穿刺成功兴奋一天,会为了一个简单的病志侧夜难眠!     24岁时的我已经是一名责任护士,一个人可以负责着9个病人。面对病人面带微笑,用心沟通。面对抢救镇静自如,不慌不乱。护理工作是繁重而琐碎的,我们的神经时刻都需要紧绷,往往下了班回家的路上还在默默的回忆着每一个患者的处置内容。下夜班每次接到同事的电话都感觉是哪里出了错,甚至在梦里还在背诵着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26岁时的我已经是一个妈妈。每年365天里从未想过哪个周末可以双休在家,几乎2/3的时间都在倒班值班中渡过。春节,十一的假期从未享受过。当宝宝发着高烧吵着闹着找妈妈时,我却在医院照顾着病人,回家后看着年幼的孩子更多的是愧疚!     现在的我30岁,工作8年。每天依旧重复着不变的“三查七对”,在每个都已入睡的夜晚,巡视查房,守护平安生死拼搏!这些年我哭过笑过,痛苦过感动过,无奈过病人的不理解不信任,也接受过病人的谢谢与感激!     工作很辛苦,但也要继续,因为我是护士,以为这就是我的青春,属于每个故事的燕尾的青春!
  • 119315
    17:17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南院 6a创伤中心骨科护士 陆燕靓         “1床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快点让医生过来”。一声急促的呼叫声打破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6A创伤骨科病区原有的宁静,在场的护士看着呼叫器上显示的床号都不由的紧张起来,纷纷朝着那间病房跑去。     此刻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呈点头样呼吸的老人是一位由于胃癌复发骨转移导致病理性骨折收治入院的年过八十的老太太,因为种种原因家属选择对老人隐瞒病情并拒绝一切抗肿瘤治疗,由于左上臂持续疼痛、红肿在医院接受治疗,一住就是三个月。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看着她那样费力的透气,大家都感受到了死神的逼近,对于这三个月来一直护理着她的责任护士的我来说更是感到一丝悲伤,不禁回想起老人住院来这三个月的时光。     刚入院时老人总是对医生护士不满,倔强的以为自己只是不小心把手弄骨折了,为什么医生那么没本事老是治不好她的病,反而使患肢的疼痛和红肿越来越厉害。她的子女们却怕对老人说癌症复发让老人接受不了,所以选择了隐瞒病情。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老人总会对着我们无理取闹,做一些她觉得很有意义的小事“折磨”我,比如刚在十分钟前给她的患肢放到她觉得舒服的位置,十分钟不到她就会打铃说:“小陆,我胳膊疼的不得了,给我放放好”,按着他的要求刚给她放好,她却又说:“这样没有刚刚那样舒服,还是给我放回原来的位置。” ;又比如平时一直能下床如厕的她会突然把我叫去让我把她在床上“不小心”尿湿的床单换了。诸如此类的“小心计”老人耍的乐此不疲,但我并没有因此记恨她,而是给予了她更多的关注。每天早晨交班前我总会第一个去看她,握着她的手询问她昨晚有没有因为手痛影响了睡眠,帮助她起床给她披上衣服让他的子女带她下床走走并告诉她多下床活动的好处;老人的静脉又细又难找,老人及家属又不愿做深静脉穿刺,她的打针问题变成了全科护士的头号难题,作为责任护士的我来说义不容辞的承担了这项艰巨且具有挑战的任务,每次给她注射在找静脉这件事上可能一找就是个把小时,只为了能尽可能的一次穿刺成功,不让老人多受痛苦。     由于病情发展老人变的越来越虚弱,开始不能下床活动了,连床上翻身都显得力不从心,为了不让老人发生压疮,我们为她放上了气垫床,每两小时为她变换一次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每天早上总要在她床边仔细的做好床边交班,对于我们这样的举动,老人心情烦躁的时候会厌烦的对我们说:“烦死了,一天要看那么多次,老太婆的屁股有什么好看的。”,我总会笑着对她说她是我们大家的老宝贝,她的屁股就是我们的宝贝屁股。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老人看到了我们对她的付出,也对我们更加的信任起来,她每天习惯了一早看到我们围在她床边交班,她总说:“你们是我的小太阳,每天一早就能见到你们,看到你们就看到希望。”。。。。。。     我们的尽力抢救还是没能在死神手里夺回老人,老人与世长辞,但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是我们的职责。就像那清晨第一缕阳光,不光芒耀眼但却温暖人心。
  • 119314
    17:15
    今天,我们在这个礼堂里讨论“平凡之路、有爱有您”。在我们的窗外,爱是繁花似锦的人间四月天,爱是万紫千红的春色芳菲尽;在我们的门口,爱是一次次的基础护理,爱是一次次的各种抢救,爱是一次次的手术配合。亲爱的朋友们,你能不能告诉我,爱是什么?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有一位伟人在这样的日子里默默走过,她对事业的执着,对真理的求索,令我们深深感动,引导着我们一步步前进,激励着我们以实际行动完善自我,用更好的关怀和照顾患者,更多的考虑患者的需求,提供更完善的优质服务。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当我还是一名实习生的时候曾接受过这样一位肝癌的病人,当我评估时问他问题时,他就是一句话“进了肿瘤医院就出不去”,很不配合护理治疗和一些常规检查,也不相信家人的解释,完全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每次输液时她都是大发雷霆,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告诉我,不能有丝毫怨言,更不能不理睬,而是主动虚寒问暖,去病房与她拉家常,了解他的困难、疑惑、彷徨和痛苦,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关怀。这来自亲人般的关爱,终于深深打动了老人的心,唤起了她生活的勇气。    爱是不嫉妒、不自夸。护理鼻祖南丁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她还赞誉道:“护理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需要有极大的心理准备。”这既是对我们护士最高的赞誉,也是对我们护士的最高要求。当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世界更加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在倡导文明服务的今天,人性化护理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把护理连同美丽和爱融为一体,推动着护理事业向前发展。爱还应该是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人生有四大事,生、老、病、死,如果将生命的过程看做一个线段,那么生与死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而我们护士永远伴随始终。人性化护理,以其简单易行,关爱生命的健康,与您、我、他一起同行!爱是永不止息!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创优无止境,服务无穷期。我们每位医护人员也深知: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患者的心中就有多重。所以我们时刻将南丁格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牢记在心,将更多的爱心和温暖传递给有需要的人。     曾经有人说过“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护士”。是啊,在人的一生中,谁都无法拒绝天使。我们是这个城市时刻与生命同行的人,是关注健康和爱的使者。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不平凡的爱,让平凡的爱融入到不平凡的工作,让爱永远成为我们骄傲的主题,让爱永远与你我同在。

页面

推荐阅读
暂无信息
热门病例
暂无信息

   


骨科在线 北京经纬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0139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25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1号楼8层08公寓H

联系电话:010-85615836

Email:orth@orthonline.com.cn